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研究

浅析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析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研究

"

【论文关键词】职业学校 心理健康 教育 途径

【论文摘要】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当今许多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值得职校领导和学生管理者高度重视,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起因,进而探讨其解决方法:重在发现、及时引导,建立边缘学生的心理档案,把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点”,配备专业心理医生,完善队伍建设等。

1.前言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日益增多的职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据调查,许多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存在厌学、惧学心理,缺乏理想;不少学生意志薄弱,在困难面前缩手缩脚,不会正常的交往,不能承受挫折,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适应性差,欠缺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性格存在缺陷等等。分析他们的心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是全体职校教师的神圣使命。近日的留学生机场刺母事件、药家鑫事件,以及几年前的马加爵事件,让学生身上爆发的的心理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引起教育部门和家长的警醒。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在校学生大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职业学校的学生更加突出,他们更需要被关注。职业学校的孩子,有些会自认为成绩不好,他们容易滋生自卑心理;而作为独生子女,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意识又非常明显。他们的种种心理矛盾和困惑应得到重视,他们需要更多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值得职校领导和学生管理者高度重视,势在必行,因此,我们不要光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就业率,更应该注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应当将孩子、学生的心智发育是否正常、心理特征是否稳定、欲望需求与客观实际是否一致纳入日常关注和教育范围。要使学生成为人才的前提应当是先成人,成为一名心理健康、心智健全、心态平和的人,能够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看待世界的人,才谈得上去追求事业的成功和个人的发展。

2.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起因

2.1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社会上产生了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这往往使学生产生挫折感、自卑感、焦虑情绪,并形成人格障碍。这一点在职校学生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他们总认为自己不如普高学生,自卑心强,缺乏上进心。

2.2 家庭教育不当也是影响职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如有的职校学生家庭骄纵、溺爱子女,致使孩子任性、懒惰、自私、依赖性强;有的职校学生父母不起表率作用,致使学生了养成抽烟、酗酒、赌博等恶习;还有的职校学生父母离异,学生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母爱,甚至无人管束,致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据调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职校学生中有三分之一是由家庭教育不当引起的。

2.3 大众传播媒介中不健康的内容对职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职校学生处在特定的年龄阶段,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由于心理素质差,对一些淫秽书刊、音像制品和网上不健康内容缺乏抵制能力,容易被腐蚀,从而误入歧途。

2.4 职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心理问题较多的时期,斯普兰格E.Spranger将这个时期比喻为“疾风怒涛”期,是青少年心理的断乳期。在这个时期,一方面伴随着生理成熟、心理发展以及与异性的交往,出现了青春期烦恼、情感问题。另一方面,这个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也是最易产生逆反、对抗心理的时期。

2.5 外界环境的压力与自身所能达到的目标之间的矛盾也是造成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这种压力主要来自家长与学校,表现在对学生成绩的要求上。对职校学生来说,还面临着将来的择业问题,这关系着个人的理想能否实现,个人价值能否体现。

3.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及解决方法

3.1 重在发现、及时引导 3.2 建立边缘学生的心理档案,把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点”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对于提高当代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项教育中,目前许多学校包括我们学校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即注重到“面”的教育,通过上课、讲座的形式教育全体学生,而缺乏深入细致的工作,即深入到“点”。我认为,“面“的教育固然重要,但现实中迫切需要帮助的是“点”。即为边缘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详细了解这些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不同原因,制定可行性措施,这样才能针对不同学边缘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他们长期的、具体的、有效的帮助。针对需要帮助学生的情况,为她建立了完备的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使她很快从阴影中走出,圆满、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3.3 配备专业心理医生,完善队伍建设

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烦恼、焦虑、紧张、厌学、困惑等,常因不同年级、不同性别而异,在实践中,凭着经验有时可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但在解决问题时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可能束手无策、或者事倍功半、或者根本就无效,总感到力不从心。心理辅导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才能更好的胜任这项工作。据统计,国外专职心理咨询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大致为1:400,而在我国,心理咨询是一项年轻的事业,专业人员相当少。目前学校心理咨询队伍中专业、专职人员少,而一般是由校医、思想政治工作者、班主任等组成,且很多都是兼职,专业性不够、数量也不足。于是心理健康教育只能是上大课、开讲座,很难面对面个别交流,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其目标要求,在队伍配备上必须讲求科学性、专业性。 "

3.4 发挥班主任的职能作用

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只要是常人,如果受到教师的关心、帮助、热爱,那么他就会有所发展。教师的期待和热爱而产生的影响具有激励作用,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对于班级中的边缘学生他们更需要的是班主任在学习、精神上的关心、关怀。过分把时间、精力放在督促他们的宿舍卫生、纪律方面,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不利于其它工作的开展。班主任应把边缘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作为自己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经常性的接触,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成为他们倾诉的对象。并在日常工作中,与各方教育力量相互配合,要共同帮助弱者面对现实,调整心态,保持心理平衡,使心理处于健康而良好的状态。

3.5 和谐的家庭环境是职校学生健康成长的软环境

由于职校学生成绩较差,行为约束力较差,但父母却望子成龙,造成他们与家长的隔阂。因此,教师应利用家访、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形式努力去融洽家长与学生的关系,让家长树立对孩子的信心。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及时与孩子沟通,创造自由、平等、和睦相处的气氛。

3.6 加强职校学生成功的人际交往教育

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先生曾经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这说明,一个人在群体中人际关系是否良好,将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的发展。职校现已开设了公关礼仪课,针对人际交往中的行为提出了规范性意见,并且要求学生具备大度、真诚等优秀品质。只有具备了优秀品质,才会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

3.7 根据“个体差异”原则,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目标

大部分职校学生毕业以后都是直接工作,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现在学习是为以后工作做准备。如对于数控班的学生,应该把掌握一定的数控技能作为他们的学习目标,教师通过举行技能比武等形式,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并让他们步入社会后有一技之长。这样,学生可以实事求是地看到希望,投入到学习中去,获得成功的体验,有益于心理健康地发展。

3.8 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3.9 将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10 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的规章制度

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学生的教育权益,身心发展权益和个人及其家庭的其他权益,同时也涉及到学校自身的教学计划的制定与落实、教学资金管理、教师及学校的工作成效评定和社会声誉、社会影响等因素,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规范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制度。具体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中的地位、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体系及其运作机制;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责任范围和权力以及相应的义务,包括人员的使用、硬件的配备、经费管理、教育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等;心理辅导教师的任职资格,工作内容、范围、权限、职责、义务及职业行为规范等;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权利和应当享受的教育服务内容与范围等;学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的规章制度,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以及学生和学校权益的维护等因素。

4.结语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尊重学生。职校教师要建立起这样一种信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尊重学生,一方面有助于自尊心较差、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康的人格,这一点对职校学生尤为重要。因为报考职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差,对学习缺乏自信心,而职校恰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从他们踏入职校的第一天起,教师应在鼓励他们继续学好文化课的同时,积极培养他们对专业课的兴趣,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顺畅,使心理健康教育如春风化雨般为学生接受。

人本主义有一个基本假设:每一个正常的人犹如一粒种子,只要能给予适当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长大并开花结果。每个人在其内部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潜能,对于弱者,他们只要得到别人适时的关爱、帮助,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就一定能成为强者。让我们行动起来,付出我们的真心和关怀,让这些学生充满阳光,让他们携手走向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2]马嘉美.城市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与思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1995,01.

[3]孙亚玲,莫国芳.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04.

[4]马美铭.关于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科研通讯,1997,01.

[5]姚本先.简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4,0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第一次植树
那一次,我流泪了
我为“植树造林”添份力
20年后的我
春节的趣味乐园
我就要争一口气
那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我知道怎么做了
那时候,我想起了这句名言
那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母爱,伴我成长
学会动脑筋
母爱伴我成长
一件自豪的事
30天向动物学管理
动物学校的故事
向动物学习理财
动物学鸟语
动物学博士和他的“狗哥们”
CAI在普通动物学鸟纲、哺乳纲分类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动物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初探研究
动物学教学中应用“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动物福利壁垒对我国动物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启示
关于一道动物学试题的思考
向动物学习“过冬术”
动物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初探
文学不能变成动物学
向动物学习
高职类生物教育专业动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邮票齿孔的故事》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倾听──课堂中最美的声音
“源于教材,不囿于教材”的探索──《动手做做看》教学案例及评析
《动手做做看》教学谈
《动手做做看》教学片断与反思───关注课堂生成,历炼教学机智
《动手做做看》听课有感
《动手做做看》教学反思
《动手做做看》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动手做做看》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反思
《动手做做看》心育设计
新课程 新课堂──让实验走进课堂
《动手做做看》课堂实录
《动手做做看》教后感
《动手做做看》教学片断及反思───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展现个人风采
每一个发言都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