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技术与艺术并举的声乐大课

技术与艺术并举的声乐大课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技术与艺术并举的声乐大课

摘要:本文从声音的技术性与音乐的艺术性着手,促进学生的演唱声情并茂,提高声乐大课的上课效果。

关键词:技术;艺术;声乐大课

声乐大课是中等师范学校通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为了促进这种形式的声乐课效率更高,可以从声音的技术性与音乐的艺术性着手,不但训练声音的高位置、良好的气息、喉头的放松等诸多技术问题,而且更加注重咬字、吐字和情感的表达,促进学生的演唱声情并茂,提高声乐大课的上课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感受声音的技术性与音乐的艺术性

多媒体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索。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声像能够加强学生对一些抽象理论的理解。例如:喉部的解剖图形,通过多媒体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在发声与不发声时所发生的状态变化;还有,声音位置的问题,当声音处在口腔这个位置时,它的声音效果是怎样的?当声音处在头腔时,它的声音效果又是如何的?再有,多媒体可以使学生学习到一首歌曲作品的处理方法以及表演。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既提高学生提高演唱技术,又增强学生的情感表现,可谓益处颇多。

二、既重技术性又重艺术性的的练声

练声是声乐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声音的技术主要通过练声来获得,而且练声时更要注重艺术性,同音乐结合起来,将练声曲的美感表现出来。练声时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练习方法,将呼吸练习、哼鸣练习、打开声门练习、跳音的练习、连音的练习、拓展音域的练习等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逐步加入到训练当中去,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声音质量。将每一个练声曲的练习要求和目的做逐一的说明,让学生知道怎样练习和为什么练习。例如:做哼鸣练习时,嘴唇微闭,口腔里面保持O 母音状态,面部能明显的感觉到震动感。通过做这个练习,易使学生找到声音的高位置和感受到气息对声音的支持。有感情的进行发声练习,赋予练声曲以生命,带着想象、带着语气、使学生陶醉在愉快地练习之中。通过系统的训练,提高自身各个发声器官的协调配合,使学生掌握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共鸣、歌唱的表现等等,掌握发声的技术,以便更好地为歌唱表现来服务。练声曲中的技术性与艺术性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学习掌握声音的技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歌唱情感的表现又需要不断地进行揣摩。只要真正的用心练习,就可以真正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为演唱歌曲做好技术和情感表现的准备。

三、“声情并茂”的歌唱训练

在余开基编著的《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声乐卷一书中提到:“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歌唱家的演唱之所以能使广大听众为之倾倒,受到公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除了他们具有良好的嗓音和高超的技巧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歌声准确生动地表达了歌曲的内容和真实的情感,引起了观众内心的共鸣给予了人们美的享受和情绪的感染。”这一段话主要在于说明歌唱的技术性与歌唱的艺术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余开基编著的《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声乐卷一书中还提到演唱的整体布局:“歌唱者在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作品的时代背景、歌词的语言规律、音乐的风格特点以及结构形式后,就要将个人对作品的感情体验融入其内, 运用自己的音乐思维展开内心的音乐想象,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声音形象。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对演唱的声音特质、色彩变化、音乐的连接方式、旋律的起承转合、高潮、收尾以及感情发展的层次变化等等进行整体的设计构思,选择最佳的演唱手段来加以表现。”

例如歌曲《黄水谣》是《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它主要讲述了在日本侵略者的蹂躏下,劳动人民所遭受的困难和凄凉景象。本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述了黄河两岸以前的美好景象以及劳动人民和平安乐的生活,旋律优美、流畅。演唱时应连贯而抒情,保持好声音的高位置,对于附点和休止符的演唱应短而轻,气息的使用应有弹性,以表现出人们轻松愉快的心情。第二部分,主要描述了日寇入侵以后,他们的种种恶行以及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对家乡的热爱。这一部分情绪痛苦沉重,音区较低,速度缓慢,下行的音调与速度的变化,都表现出了人民沉痛的心情;演唱时应注意喉咙的打开,气息的稳定。最后一句使用连续四度的下行音调,将这一部分推向高潮,表达了人们悲愤至极的情感。演唱时应通过吐字、咬字、声音的饱满,腔体的打开,喉头的稳定等等,将身体各个器官调整到一个良好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用悲愤的情绪表现出对日本侵略者有力的控诉。第三部分虽然是变化再现第一部分,但表现的却是人民悲惨与凄凉。在情绪方面,与第一段形成明显的对比,演唱时应情绪要沉痛,结尾部分的演唱要在平稳低沉的情绪中结束,以表现在日本侵略者的蹂躏下人们苦难的生活。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演唱分析,教师应引领学生对所唱曲目进行全面的分析,将各种声音技巧合适的运用于其中,用心用情去歌唱,既注重声音的质量,又注重情感的表达,准确的把作品的内涵表现出来。通过以上系统的训练,可以使声乐大课做到技艺并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菊花
观察仙人球
美丽的梅花
松树
仙人掌
凤仙花
爬山虎的自述
小狗
我知道花生是怎样长出来的
胭脂花
杜鹃花
我最喜欢的花
我爱院子里的橘树
大容树
对依靠直觉进行儿童美术教育的探索
中欧垄断协议规制对限制竞争的理解(1)论文
浅论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1)论文
论探歌唱艺术与朗诵艺术的相似点
分析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的中国现代陶艺
绘画艺术教学中新图式的创建
论违反强制性规范的合同效力-历史考察与原因分析(1)论文
试论赃物限制性适用善意取得制度(1)论文
谈服装设计的艺术性和商业性
谈小学音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实践诌议
对于中国古典明清家具之比较研究
应对次贷危机的经济法干预措施分析(1)论文
分析文艺院团演艺产品成本控制
论保险代位权的法理基础及其适用范围(上)(1)论文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杂谈
《卖火柴的小女孩》续写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心思想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卖火柴的小女孩》结构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教时案例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佳句赏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句式变化
《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作特点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卖火柴的小女孩》文章导读
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一封信
《卖火柴的小女孩》案例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后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