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江苏流通产业现代化对策分析(1)论文

江苏流通产业现代化对策分析(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8

江苏流通产业现代化对策分析(1)论文

【摘 要】现代流通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流通业对于第三产业的贡献程度也越来越大,而流通业竞争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流通现代化。文中介绍了江苏流通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江苏流通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江苏流通产业现代化的对策思路。

【论文关键词】流通业 现代化 对策

一、江苏流通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苏省在流通领域推进市场化改革,流通产业现代化的程度大大提高,流通产业正成为市场化资源配置程度高、发展快、特色鲜明的重要产业,对于第三产业的贡献程度也在逐年增强。 2007年江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838亿元,排在广东(10598亿元)、山东(8439亿元)之后,位居全国第三,增长率18.3%。

而与此同时,流通企业的发展也很迅速,根据2005年上半年的数据,江苏进入全国连锁销售前30强排行榜的企业有4家:苏宁电器集团(第3名)、苏果超市(第6名)、江苏五星电器公司(第12名)、江苏文峰大世界(第18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江苏企业的排名均比2011年有所提升。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江苏流通业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在高速的发展中,我们能够发现江苏流通产业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还不够高,流通产业大而不强,同发达国家流通产业现代化的水平相比,江苏流通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还比较滞后,存在很多不足。

二、江苏流通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流通企业整体规模偏小,集中度低。从流通产业的企业规模结构看,企业数量虽多,但规模偏小,中小企业仍是流通业的主体,分散经营的流通主体仍占较高比重。

我省现有流通法人企业约8万家,个体经营140多万户,2005年江苏前100家贸易零售企业的零售总额在全省的市场份额为不到15%,即使在全国有知名度的大企业集团,其规模也不够大。我省流通业整体处于小而散状况,难以应对流通领域全面开放的新挑战。

(二)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水平较低。国外著名商业企业在中国抢滩成功,其中一个共同经验是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营销技术的现代化,建立了庞大的信息技术网络,为其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了保证。

而我省流通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差距较大,管理创新明显不够,单凭简单复制店铺布局,尽可能以豪华的装修及低水平服务来赢得顾客。企业在购销运存甚至日常的行政管理中大多采用人工方式,缺乏系统的科学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规程。

大部分流通企业集中采购、集中配送比重不高,大多数连锁企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规范化运作的经营管理体制,管理的科技含量较低,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信息化投入较低。

(三)流通企业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人才。流通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业务水平及技术熟练程度不高,某些行业专业人才匮乏,如物流业、电子商务业、会展业等的人才非常缺乏,供不应求。

整体而言,精通流通业务、懂得现代管理的职业经理人缺乏,流通理论研究和流通技术应用的专家队伍薄弱,制约了流通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影响了流通现代化进程和流通业竞争力的提升。

(四)缺乏合理的壁垒机制。现阶段中国流通业的市场壁垒主要表现为过低的壁垒和过高的壁垒并存,缺乏形成合理壁垒的机制。

一方面,地方行政性垄断、市场分割加剧,造成异地市场的高进入壁垒,过高的进入壁垒加大了流通业的成本;另一方面,流通业由于社会产品的相对丰富,产品差异小,新企业进入流通业的产品壁垒是较低的,企业购进设备、引进技术、寻求供应商、培训人员等费用均不高,而过低的进入壁垒导致企业的利润率不高。

三、加快江苏流通产业现代化的对策思路

(一)培育和扶持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流通企业集团。流通企业应逐步摆脱地域概念,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一批跨国界和行政区域的大型连锁流通企业集团。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进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大型流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特许经营、托管等方式,快速实现规模扩张。同时加快大型流通企业与外资零售业的合资合作,支持有优势的企业到境外发展,多途径促进省内企业做大做强。

(二)加快发展连锁经营。根据国外的实践研究结果,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500-800美元时,可以发展连锁超市;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连锁商业将加快发展。

我省人均GDP将近2000美元,可以更快地发展。要把握好这个机遇。

但是要使连锁经营有效地发展起来,最关键的是要加强连锁公司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真正发挥其统分结合的竞争优势,实现比较效益。 发展连锁经营,重点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

要搞好规划,合理布局。根据国家《关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以南京、苏州、无锡为龙头,长三角为核心,发展大型连锁企业,逐步建立起与江苏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相适应,布局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城市商业体系。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要为连锁企业发展创造条件,鼓励发展综合性、仓储性超市,引导连锁企业向社区发展。

(三)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江苏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刚刚起步,各级政府要采取积极态度,加以引导和扶持,营造有利于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要从政策、体制、法规等方面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保障。

我省物流业的发展,要以建立大型物流基地为核心,以综合性和专业性物流配送为结合点的物流体系,加强对我省物流资源的整合,逐步改变目前物流资源相对分散的状况,培育和形成第三方物流骨干企业。正确引导、倡导和鼓励工商企业逐步将生产制造领域以外的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产成品流通领域的加工、整理、配送等业务分离出来,按照现代物流的要求进行整合或重组,或者委托专业物流公司承担,扩大物流服务需求。

(四)抓紧培养熟悉现代流通的高素质人才。推进流通现代化,关键在于要抓紧培养和造就一支熟悉现代流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至少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要熟悉现代化流通规则;二是要熟悉现代流通方式;三是要熟悉现代流通管理;四是要熟悉现代流通技术。 各地区要充分利用现有大专院校和行业协会,对现有商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不断提高流通业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商业管理人员业务素质;鼓励大专院校、研究院所设置专业课程培训高级流通业管理人才,同时要有计划地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国内流通业的管理,提升流通企业管理水平;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流通现代化人才培养基金,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要建立和完善流通领域的执业资格认证,并纳入劳动部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系列。

参考文献: 洪涛.流通基础产业论著—理论与案例[M].经济管理出版社. 黄国雄.流通新论[J].商业时代,2003,

(1). 宋则.促进流通创新提高流通效能政策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3,

(3). 江苏省统计局.http://www.jssb.gov.cn/. 朱坤萍.如何提升我国流通产业竞争力[J].经济纵横,2007,

(2). 沈卫平.后WTO时代江苏流通产业的发展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院,http://www.jsass.com.cn/.2005,7.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件后悔的事
在钓鱼的那一天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离群的小鸡
我爱家乡
游宝葫芦农庄
爬山
未来的我
记暑假里经历过的一件事
鸭的悲剧
我爱小草
看《帐单的故事》有感
鲸的自述
春天
论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
关于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方案浅析
关于中小型企业虚拟化经营研究
关于引人深思的营销误区分析
关于海洋开发与海洋安全现实的思考
关于我国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论企业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及启示
关于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探讨
关于提高资源型企业综合竞争力对策研究
农用纺织品 振兴纺织的高技术
浅论日本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
浅析我国中小旅行社经营管理
关于房地产市场信用危机的制度分析
有效利用建筑市场信用档案信息进行信用体系建设
浅谈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的应用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之一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之二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之四
《灰雀》教学设计之三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之一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AB案)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之二
《灰雀》教学设计之二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之三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三
“只”字入心 情意绵绵——《给予树》教学案例与评析
《灰雀》教学设计之一
《掌声》片断教学
《金色的草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