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之城
翻新时间:2013-12-19
噪音之城
噪音之城
要想在城里生活,忍受噪音的能力就要增强。你早上会被装修的电钻吵醒,电钻好像要刺穿耳朵,窗外飘来学校早操的音乐声。到健身房里跑步,那里播放着口水歌,或者是电子舞曲,让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到游泳池里游泳,居然也有音乐。上班,地铁本就嘈杂,再来几个卖唱的,都有强力扩音设备。办公楼的大堂里,电梯里,到处都有屏幕在播广告,办公室里有手机铃声。如果你有一个同事,喜欢用很大的力气敲击键盘,那也是一种折磨。
我们都想安静一些,但也 不是越安静越好。据说世界上最安静的地方不是零分贝,而是负九分贝,那是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的一座实验室,实验室的主人名叫史蒂夫·奥菲尔德,他悬赏,一个人要是能在他的消音室内呆上45分钟,就会得到一箱健力士黑啤酒的奖励。我们忍受不了噪音,也受不了绝对的安静。 萨蒂说干就干,这一年就写了一首“功能性音乐”,有动听的旋律,不断变奏不断重复,有点儿像格利高里圣咏。这首曲子在剧院的中场休息时演奏,萨蒂称之为“音乐壁纸”,他发现,这种音乐会让剧场里的人较为安静,说话的人少了,大家hear到了音乐,但又不是在listen,这正是他要达到的效果。 17世纪,有一位英国人到牙买加种植园里旅行,他发现农庄主喜欢听到黑人唱歌。庄园主人都跟“周扒皮”一样,强迫奴隶天一亮就起来干活,可庄园主又懒得起来,他把耳朵竖起来就行,黑人在田里干活,一不许聊天,二不许抱怨,但可以唱歌。庄园主由此得到良好的心理暗示,黑人们干活儿很愉快,他们在唱歌啊,一边唱歌一边干活儿的人肯定是愉快的。1677年有一位医生到牙买加旅行,他发现黑人不仅歌唱得好,还会发明自己的乐器,从农田里回来,吃过饭没事儿干就摆弄乐器,唱歌。1739年9月9日,南卡州发生了一场奴隶暴乱,奴隶们烧杀抢掠,暴乱很快被 平息,当年就有一些记载,说明鼓在暴乱中的作用——黑奴敲着两面鼓,追杀白人,他们还号召更多的黑奴加入进来,黑奴占据一块田地,唱歌跳舞敲鼓,宣称他们已经取得了胜利。敲鼓一方面鼓舞士气,一方面也传递作战的信号。 据说,美国的庄园主后来明白,黑人的灵魂能被音乐唤醒,其中鼓是最可怕的乐器,黑人一敲鼓就high了,就不服从管教了,所以庄园主会把鼓锁起来。不管这个说法是真是假,黑人的音乐天赋是真的,你把鼓锁起来,给他们一钢琴,他们玩得跟白人也不一样,你给他们一个小号,他们吹得跟白人也不一样,他们用钢琴小号玩出了爵士乐。 现在想来,爵士乐也够吵闹的,不过放在今天的背景中听,已经算是较为安静的了。如果办公室没多少人了,忽然有一位同事摘下耳机,把他的音乐放出声儿来,庄园主也就是现在的老板可要注意听了,如果是爵士乐,说明他一天紧张工作之后只想放松一下,如果是重金属,那这位员工这一天的工作或者这一阶段的工作比较压抑,小心他要造反。当然了,老板们喜欢看着员工戴着耳机对着电脑注意力非常集中地工作,就像三百年前的庄园主,喜欢那些边唱歌边劳作的黑奴。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最喜欢的游戏
- 玩电脑
- 日记两则
- 快乐的六一
- 小草
- 童年趣事
- 听英国的中国人讲英语
- 自我介绍
- 放风筝
- 树林中的发现
- 童年趣事
- 我爱春天
- 买菠萝
- 晒笋干
- 扳手腕
- 权力机关的监督制度的完善_司法制度论文(1)
- 对法院管理社区矫正的思考_司法制度论文(1)
- 论慎用逮捕权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洗钱罪法学理论论文(1)
- 浅析检察机关后勤管理机制 _司法制度论文(1)
- 论构建和谐社会下的法律援助_司法制度论文(1)
- 议法官释明范围的架构_司法制度论文(1)
- 公安边防部门职务侵权法律制度研究_司法制度论文(1)
- 我国法律援助的现状与发展_司法制度论文(1)
- 规范刑事庭审行为的法理思考_司法制度论文(1)
- 我国司法鉴定启动权归属之初探_司法制度论文(1)
- 美国刑事诉讼一审程序_司法制度论文(1)
- 汉初律名新证法学理论论文(1)
- 中国加入WTO及其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_司法制度论文(1)
- 兼论我国陪审制度存在的意义及完善_司法制度论文(1)
- 《风筝》教学设计2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 《快乐的节日》教学谈--月儿弯弯
- 《风筝》教学设计7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 《风筝》教学设计8
- 《快乐的节日》研究课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 《画杨桃》一文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 《看雪》
- 《风筝》教学设计9
- 《七颗钻石》教学设想
- 《风筝》教学设计
- 《风筝》教学设计6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