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山东诸城派古琴的流源及创立
山东诸城派古琴的流源及创立 山东诸城派古琴的流源及创立
一、诸城派古琴的奠基人 1.王露 2.王宾鲁 “宾鲁,青齐下士,家近诸冯,诵读之暇,每念吾家自高祖以次,于操缦一道,代有传人,窃不揣固陋,勉步后程。乃于家藏书籍中搜求,复乞于伯叔兄弟,共得琴谱全部十八种,残编六种,抄录零锦若干,昼夜研究,未能得其万一,又佐以《礼记》、《汉书》、《来子易注》、《纪氏丛书》,推其数以穷其理,殚心竭虑,数易星霜,未得其奥妙。嗣携琴访友,纵横于海岱之间近三十年,恒赖诸名流多方指授,自问始有进境。”iii
由上面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宾鲁的琴学渊源乃是出自于家族的传承,其启蒙老师是同宗曾祖王冷泉。而他随王冷泉学琴的时间并不是很长。iv并且在自白中王宾鲁也阐述了其琴学主要是通过拜访琴友,受到诸多琴家名流的指导,再加上自学和思考而逐渐进步的。
二、推动诸城派古琴发展的重要事件
诸城派古琴的早期发展和影响主要是在诸城本地。以王姓家族为首的诸城琴坛在长期的交流与争鸣中形成了相对繁荣的局面。而诸城派古琴在全国的广泛传播,还应归因于王露的北上和王宾鲁的南下。二人在高校中的教学, “开我国古琴进入高等学府之先河”v,也使诸城派古琴得以在全国迅速传播,并对我国近代琴学的发展产生了相当的影响。此外,南通梅庵琴社的建立,促进了南方传承支系的进一步发展,逐渐演变为一个新生流派——梅庵琴派。
1.王露北上
1919年,王露开始任北京大学乐理研究会国乐导师,同时也将诸城派古琴带到了思想最为活跃的北京大学。在这样的一个学术、思想最为前沿和活跃的环境里,王露可以将自己所学发挥的淋漓尽致。除了教授古琴,王露参加了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在此期间王露在《音乐杂志》中发表了多篇论文,将自己的琴学研究向世人展示。可以说此时的诸城派古琴在这样一个积极的平台中开始迅速发展,无论是在传承方面还是在琴学研究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2. 南通梅庵琴社建立 综上所述, 19世纪末山东诸城王姓家族的古琴传承活动为诸城派古琴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王露和王宾鲁二人的琴学研究和古琴传承使诸城派古琴在国内古琴界的地位得以确立。同时,王露北上和王宾鲁南下以及南通梅庵琴社的建立,进一步扩大了诸城派古琴的传承范围,大大提高了诸城派古琴的影响力,推动了其日后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燕卿.梅庵琴谱[M].台湾:华正书局有限公司,中华民国七十九年:3.
[2]王燕卿.梅庵琴谱[M].台湾:华正书局有限公司,中华民国七十九年:7.
[3]张育瑾.山东诸城古琴[J].音乐研究.1959.03: 64-70.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雷锋永远活在我心中
- 包饺子
- 镜子
- 坚持就是胜利
- 三八节,我和妈妈一起做饭
- 老爷爷,好样的
- 新世纪房屋
- 我想有个星期八
- 玩具失窃案
- 我愿做一根牛毛
- 我是友谊守护神
- 清明扫墓记
- 雷锋在我身边
- 我的心真的放下了吗?
- 雷锋在我身边
- 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想
- 征地补偿标准的公平性研究
- 致富新思路
- 农村基层政权研究的有关问题
- 略论中国古来农具的演变*
- 农村金融低效的结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 当代江西农史要略(1)
- 德国土地使用权和中国土地使用权之比较
- 中国农民合作问题研究
- 村民自治研究的研究
- 百个欠发达村的经济现状分析
- 中国是否可以开展乡镇长的直接选举?
- 历史的跨越与激荡
- 乡规民约体现的村庄治权
- 对我国农机化发展进程的思考
- 《恐龙的灭绝》说课
- 《蜜蜂引路》说课
- 《快乐的节日》说课稿
- 《检阅》说课
-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
- 《葡萄沟》说课
- 《丑小鸭》说课
-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
- 《和时间赛跑》说课
- 《阿德的梦》说课
- 《卖木雕的少年》说课
- 《西门豹》说课
-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
- 《画杨桃》说课
- 《爱迪生救妈妈》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