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英汉词汇与文化

试论英汉词汇与文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试论英汉词汇与文化

"

【论文关键词】文化 差异 词汇教学

【论文摘要】本文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着手,讨论了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的语义内涵的异同,说明了文化导入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词汇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的几种方法,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正确理解使用词汇。

词汇教学历来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外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怎样使词汇教学服务于以语言交际为目的的外语教学成了广大外语教学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从语言的社会功能来看,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往往体会的最为突出,涉及面也广;而词汇除了语面或概念意义外,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意义。所以,词汇教学离不开文化介绍,深刻把握词汇的文化内涵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和交际能力。

什么是词汇的内涵意义呢?《朗文当代英语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对“connotation”一词的解释是:“the feeling or ideas that are suggest by a woed,rather than the actual meaning of the word.”也就是说,词汇的内涵意义不同于其字面意义,它是词的隐含意义,是附加在概念意义之上的,带有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含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如:在中国,龙是皇帝的象征,代表着高贵、神圣,许多与龙有关的词汇都染上了高贵、神圣的色彩,诸如“真龙天子”、“龙袍”、“望子成龙”等。但在英语文化里,dragon却是个凶残肆虐的怪物,一个可怕的象征。因此,在交际时将龙简单地理解为dragon必然会造成理解上的差异和障碍,影响交际的正常进行。对汉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学生很难把握“并蒂莲”、“仙桃”、“鸳鸯”、“松树”等词汇的文化内涵。同时,不了解英美文化的人也很难明白为什么把本人称作“senior citizen”,为什么“mistletoe”不仅仅表示一种植物。对比英汉两种语言,我们会发现不同语言中指称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内涵上的一致性。例如:英语中fox一词还可表示“a person who deceives others by means of clever tricks”,而汉语对应词“狐狸”也表示阴险狡猾的人。又如:“lamb”和“羔羊”都有“温顺”的内涵意义。这说明用来反映或概括客观事物的,属于不同语言的词汇可以有相同的内涵意义以及不同语言中指称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内涵上的不等值性。也就是说,它们的内涵意义只是部分重叠,各自还有其他含义。如:汉语“爱人”并非英语中的“lover”,“知识分子”也比英语“intellectual”范围要广,“Christmas”在欧美国家家庭中有“热闹”、“愉快”的含义,而我们的“圣诞节”远不如西方那样隆重,庆祝方式和所融合的民族文化也不尽相同。常用词汇在意义上几乎都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等值性。这正是文化差异的语言表现,是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点之一。

不同语言中指称意义相同的词汇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如下:汉语重常以“海燕”、“龙” 上提供相关的文化背景,让学生置身于英语语言中,也置身于英美文化中,反复练习,从而掌握该词的社会文化意义。一个简单的“breakfast”,人们往往毫不犹豫地把它和中文“早餐”等同起来。其实,“breakfast”只表示“the first meal of the day”。同时,“早餐”一词对不同国家的人,会有不同的概念。早餐的时间,所吃的食品,用早餐的情绪、气氛等都因国而异。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录像和情景设置,使学生把中式早餐与西式早餐加以比较,学生既掌握了该词汇,又了解了附着在该词汇上的社会文化。

⒊通过阅读教授词汇:一个词语往往有几个义项,而不同的义项又有各自不同的语言内涵。在一个句子中,究竟使用哪一项,要根据句子甚至上下文内容来判断。如果离开了特定的句子,其意义很难确定。例如:一篇文章名为“THE UNITED STATES HAS SET UP A LONELINESS INDUSTRY”。如果没有任何文化背景和上下文语境的帮助,很容易将“LONELINESS INDUSTRY”理解为“孤独工业“。其实,“LONELINESS”在此并不是指“孤独”,“INDUSTRY”也不是一种“工业”。这篇文章讲到:由于越来越多的子女不同父母居住在一起,美国社会上出现大量的孤独老人,他们无人照顾,生活困难,因此美国政府开办了一种为孤独老人服务的社会项目,名曰“LONELINESS INDUSTRY”。如果缺乏上下文所提供的信息和文化背景,就很难体会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⒋异同法:其实,上述集中词汇教授法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对比,“有比较才有鉴别”,异同法是通过比较概念意义相同的词汇其不同的文化内涵以及使用所受的文化制约,来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比如:我们在教学生“individualism”时,应将其与汉语“个人主义”相比较。中国学生很自然地将“自由主义”、“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带感情色彩的词与“individualism”联系起来。只有通过对比教学,才能使学生了解到“individualism”所强调的是个人的主动性、经济上的独立性,反映了美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再如:教学生“peasant”一词时,可以将其与中文“农民”比较。让学生了解到英语中“peasant”一词通常指贫穷、没有受过教育、粗俗无知的农业劳动者,它和汉语中当家作主人的“农民”并非一回事。

词汇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各种文化特征都将在该语言的词汇里留下烙印。因此,词汇教学除了教授词汇本身的概念和规则外,还义不容辞地肩负着导入语言文化内涵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蒋磊:英汉习语的文化观对照,武汉大学出版社

2、沙平:论第二语言教学的文化导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圣诞节
月亮过生日
我成功了
旅游
圣诞节
我成功了
我的家
验血
小鸟的窝
当电脑真好
放飞梦想
我成功了
上科学课
变形娃娃雪糕
月亮过生日
关于劳动教养对象范围的探讨(3)司法制度论文(1)
论司法公正与我国司法体制的改革(2)司法制度论文(1)
法律移植、公共领域与合法性(2)司法制度论文(1)
我国借鉴辩诉交易的设想(4)司法制度论文(1)
试论我国劳动教养立法完善的必要性(2)司法制度论文(1)
看守所留所服刑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防范(4)司法制度论文(1)
宪法监督司法化中的司法理性与司法谦抑(7)司法制度论文(1)
法律移植、公共领域与合法性(9)司法制度论文(1)
宪法监督司法化中的司法理性与司法谦抑(5)司法制度论文(1)
公证人的法律责任问题研究(3)司法制度论文(1)
试论我国劳动教养立法完善的必要性(3)司法制度论文(1)
废除陪审员制度之我见(2)司法制度论文(1)
从检察权的性质看复转军人进检察院(2)司法制度论文(1)
宪法监督司法化中的司法理性与司法谦抑(2)司法制度论文(1)
中国的民事立法与民法法典化(6)司法制度论文(1)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2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
《富饶的西沙群岛》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建议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4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3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1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1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建议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