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现状分析(1)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现状分析(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0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现状分析(1)论文

[摘 要]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之一,能够快速推动国际结算业务发展,具有风险小、收益高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国内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时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论文关键词】 国际贸易融资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商业银行增加客户来源、提高国际业务经营收益、扩大利润规模的重要手段,它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紧密相连,一方面,可以满足进出口商在国际贸易中对流动资金的需求,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推动了银行其他业务的发展。 国际贸易融资起源于公元7世纪至8世纪的地中海东部地区。

到了12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在交易中已经使用了“兑换证书”形式的票据。20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浮动汇率制代替固定利率制,各国逐渐开放金融市场。

国际贸易融资的需求越来越大,福费廷、国际保理等创新国际贸易融资工具也应运而生。

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007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已达到21738.3亿美元,且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数量和交易量巨大,这就为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量的增长,贸易融资风险也在不断积累,就在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的同时,业务粗放增长中隐藏的风险显现出来,1997年和1998年形成了大量的信用证垫款圈。

当前我国内资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与外资银行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风险意识淡薄,风险控制能力差。

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性认识较为肤浅,错误地认为国际贸易融资不需要动用实际资金,只需出借单据或开出信用证就可以从客户赚取手续费和融资利息,是零风险业务,这直接导致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大量信用证垫款形成的银行不良资产。缺乏规范的尽职要求和独立的调查评价机制以及必要的风险防范机制,没有有效手段降低已生成风险。

2.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基本上仍然是以传统的融资方式为主,品种少且功能单一。

新产品少有推出,业务操作模式基本维持原样,融资产品主要集中于进出口押汇、打包贷款、票据融资等传统形式,而对保理、福费廷等新兴符合市场需求的贸易融资方式却还应用的不多。 3.法律制度缺失,贸易政策不完善。

贸易融资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远比传统的信贷法律关系复杂,但与相比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涉及贸易融资的法律还不够完善,立法明显滞后于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在维护自己利益时会遇到法律盲区,无法有效依靠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营销手段落后,对象过于集中。国内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营销过程中手段单一,往往以赠送礼品作为营销成功的主要手段。

融资贷款主要集中于大型国企,而对占进出口总额近半数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却很少提供贸易融资服务。 5.缺乏专业素质人才。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涉及国际金融票据的开设和国外各种票据的审核查验等,这就要求银行人员拥有丰富的财务知识、法律知识,以及良好的外语水平。由于国内该项业务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现有员工远远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三、对策建议 1.提高风险意识,建立风险转移机制。改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性。

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体系,成立信用审批中心和贸易融资业务部门,实行审贷分离制度,建立客户信用分析体系制定信用等级标准,防止欺诈风险发生。也可以尝试建立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转移风险的模式。

2.提高创新能力。借鉴外资银行的先进经验,在组织结构、金融产品、业务技巧和经营管理方面积极主动引进和吸收国际银行业的创新成果。

推动二级市场、保险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也是促进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向多样化、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或代理机构,掌握国际市场最新动向,及时调整业务模式,开发新品种,可以实行个性化服务为特定客户量身定制贸易融资服务。

3.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对外,要深入学习研究涉及贸易融资的专门性的国际公约,例如UCP500等国际惯例性的法律文书,避免和有效解决争端。

对内,政府要尽快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严格依法行事。对涉及国际贸易融资的国际金融票据、物权抵押、担保、信托票据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落实交易各方责任。

加强与国外法律主体的联系,商业银行也应加强内部制度建设,使合同能够发挥融资业务的法律风险事前防范功能。 4.拓宽营销渠道、目标客户多元化。

内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差距在短期内还不能完全消除,所以内资银行要增强营销能力以弥补产品的差距。转变思路,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改变原有只关注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的模式,以标的业务的盈利能力和交易对象信誉为参考对象,严格控制交易流程以项目收益为还款来源开展融资。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设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挑选高素质人才,避免任人为亲,淘汰掉不合格人选。

重视在职培训,使员工能够了解到最新贸易融资动态。同时要重视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等现象。

参考文献: 赛学军: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金融, 2007,(0

5) 姜学军: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D].东北财经大学,2003 王才举:浅论国际贸易融资[D].东北财经大学, 2005 孙 磊:加快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 孙海来: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的现状及策略选择[D].安徽大学,2007 王经平: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的五大障碍.中国外汇管理 2001,

(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虎兄虎弟
给丛飞叔叔的一封信
一心为人民,甘愿做“傻子”
读《居里夫人》有感
给虎哥的一封信
给老师的一封信
读《鲁西西外传》后感
我们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让安全健康和我们同行
给同龄人的一封信
《八路军》观后感
读《母亲》有感
美丽的日照
听《流泪的花季》有感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导入中国文化的探讨
关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若干问题思考
关于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师如何自我解压的对策分析
试析新形势下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试析印度政府对弱势群体义务教育的管理
试论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关于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流体力学”教学改革探索
试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关于研究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建议
试析英美德营销实训教学模式及启示
试析新校区开展大学生科研工作的调查研究与思考
关于综合性大学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中的学院设置研究
试论WELL模式下英语写作教学的实施过程
关于新时期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的思考
试论构建高校实用服务型实验室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片段及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美发、流星与朝阳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破折号的使用
《卖火柴的小女孩》案例分析及反思
关注人物命运,体会作者感情──《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片断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片断及评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如何备“问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