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碳排放权国际贸易对我国的影响分析(1)论文

碳排放权国际贸易对我国的影响分析(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碳排放权国际贸易对我国的影响分析(1)论文

论文摘要:介绍了国际碳权市场的具体情况,指出中国在发展CDM项目的巨大潜力,并对碳排放权国际贸易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制度建设和经济增长等各方面影响进行了着重分析和阐述,碳权贸易带给中国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 论文关键词:碳排放权国际贸易;CDM经济增长 1 国际碳排放权市场的现状 碳排放权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兴的贸易产品,它的目的在于以较低成本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碳排放权国际贸易以温室气体排放许可证或减排信用额为主要商品形式。企业是这一贸易主要的参与实体,在特定范围的交易规则和交易框架进行贸易。

按照《京都协议书》对发达国家的强制减排要求,2012年前发达国家需要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在50亿吨至55亿吨,其中一半减排量由发达国家内部完成,余下超过25亿吨则需要通过通过国际市场,主要与发展中国家进行CDM项目合作以实现减排目标。而据200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球范围已签约的减排量还不到3亿吨。

在今后五年的时间内,可以预计,碳排放权国际贸易将会有一个爆炸式的增长。尽管《京都议定书》在美国并未获得批准,但碳排放交易市场已经止式启动,并获得蓬勃发展,潜力巨大。

据世界银行估计,2008年~2012年全球碳交易需求量为7~13亿吨,交易值可为每年140~650亿美元。另据欧洲气候交易所称,一旦二氧化碳排放配额交易在期货期权市场展开,仅欧洲市场每年的规模就将达到580亿美元。

从目前的情况看,随着碳排放权国际交易的迅速增长,附件一中的发达国家是碳排放权的主要买家,用以充抵在《京都议定书》下的减排责任,或者作为一种投机手段在今后出售来获利。而非附件一的发展中国家则成为该商品的主要卖家,与发达国家进行CDM项目的合作,并将产生的CERs通过合同规定的方式出售给发达国家。

2 碳排放权国际贸易对我国的影响分析

(1) 在发展CDM项目,进行碳权贸易上,我国有较强的禀赋资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表现出以煤炭为主,能源利用率较低。

中国每创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因此我国减排潜力很大。另外,设备及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且具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较好的政策环境与经济发展潜力,所以减排成本相对较低。

相对而言,发达国家的减排成本一般高于我国,如美国减少1吨温室气体排放的成本大约是100美元,而在中国只有20美元。 因此,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大的温室气体减排信用额提供者。

根据联合国CDM项目执行理事会(EB)的统计信息,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世界各国在联合国已经注册成功的CDM项目总数为890个,其中我国已注册成功的项目数量为147个,占项目总数的16.52%,仅次于印度(33.82%)居世界第二位。但由于我国已注册项目的减排量规模普遍较大,因此在总减排量上,我国以90.956,948吨二氧化碳当量雄居榜首,占全球预期年减排量的48.38%。

根据亚行环境专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中国每年将提供近1.5到2.5亿吨的CO2当量。市场份额约占全球一半。

2.1 碳排放权国际贸易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碳权贸易对我国的意义不仅仅是我国又找到一种新的贸易商品。根据联合国的定义,CDM项目应遵循以下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和优先领域相一致;促进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先进、高效、环境友好的技术转让,特别是能源技术的转让;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区域环境的改善等。

因此,通过清洁发展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碳排放权贸易,有助于我国获得发达国家提供的资金和先进技术,特别是能源技术的转让,开发由于存在技术或资金障碍而仅凭借自身的能力难以实施的项目,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2 碳排放权国际贸易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影响 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对现阶段的中国来说,碳排放权贸易作为排污权交易的一种方式,参与其中无疑对国内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形成、排污交易制度的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通过CDM项目的国际合作,我国在引进先进的技术同时,也可以积累宝贵的碳减排项目合作经验,这对我国在日后不得不承担起减排责任时无疑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作用。CDM项目的监督、审核、减排量监测等,都有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和方法,以保证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不造成新的环境破坏,对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进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而且,CDM项目通过市场机制解决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其监测制度和第三方审核等体制,也为我国进一步治理国内环境污染,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2.3 碳排放权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作用 《京都议定书》所产生的碳排放贸易机制在短期内除给我国带来收益的同时,也正在向世界传输这样一个市场信号:利用大气资源是有偿的。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除美国外都已基本加入京都体系,而且即使美国没有加人,其在国内也正在建立类似的体系。虽然《京都议定书》规定了碳减排三种灵活的履约体制,但毕竟还是会产生成本。

而聪明的西方人选择了一种一箭双雕的方式:进行产业转移。发达国家把高污染、高能耗及资源型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再从这些国家进口低附加值产品或半成品,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发达国家自己的排放量,实现他们单个的排放目标,而且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量,使得发展中国家一直指责发达国家高消耗的声音减弱,并且挥舞起政治和经济的大棒,强烈要求碳排放量日益增多的发展中国家承担起减排的责任。

无疑,中国正面临这样一种情形。西方消费需求加剧了中国碳排放增长。

近年来中国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的快速增长,不仅是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膨胀的结果,更是国外市场的消费需求拉动所引起的货物出口迅速增加所致。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迅速增长,1990年至2003年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17亿吨,增幅超过73%。

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3.5%,并且很有可能在2010年左右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在《京都议定书》下一个履约期的谈判中,我国将面临着国际上极大的压力要求承担起减排责任,再想如第一期中逍遥自在恐怕不再可得。

而我国人均GDP刚过1000美元,国家开始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阶段,是能源需求的高增长时期——高楼、高速路、铁路、机场、电厂这些基础设施需要大量水泥、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化石能源,并且由于技术和设备相对陈旧落后,能源消费强度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比较高,而技术和设备并不是短期内可以改变和更新的。

一旦在这个时期承担起减排责任,这无疑是给高速行驶的经济列车踩下了刹车,将会对我国经济的增长产生很强的负面作用,影响经济的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此外,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迅速增长和粗放式地生产方式还会给中国带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

《京都议定书》的签约国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国际市场,并在这个市场上建立了保护环境的游戏规则,只有节能、低污染的产品,才能够在这个市场上站住脚。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国际竞争对手可能会利用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限额设定“绿色”贸易壁垒,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会成为贸易保护主义者手中的武器。

中国高排放、低产出获得的产品,可能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争端因子,引发一些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 2.4 碳排放权贸易的局限性 令人忧心的是,迄今为止,国际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流通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碳权交易市场流动性差,发展不完善,被各种交易类别分割成了多个封闭的市场,各市场间缺乏流动性。其中最典型的是CDM项目的交易市场和国际其他交易市场之间的流动性问题。

CDM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实施的碳减排项目,发展中国家只能将减排额度出售给发达国家的中介机构,却不能拿到国际市场去进行出售,导致这成为一个明显的买方市场。相反,国际买家却可以将在发展中国家购买的减排额度拿到国际市场去出售,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

发展中国家在减排交易中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不可能期望用自己的CDM项目所产生的减排量来抵扣自己的份额,并且也无法从中获取较大收益。

3 结语 由此观之,碳排放权贸易对中国的影响是十分复杂和巨大的,它表面上只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事实上,这涉及到一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方式、环境保护和能源效率等各方面。对此。

我们要富有远见,未雨绸缪。积极参与CDM项目的开发和建设,这是一个必须的过程,对当前我国相对落后的能源利用技术和匮乏的国内投资,这是有着其积极帮助的;借鉴国外的范例和组织架构。

构建出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市场体系和相关制度,明确对内交易和对外贸易的划分,推动一个统一流通的国家碳排放权市场的形成;制定新时期气候保护国家战略与行动框架,加强国际谈判,明确谈判策略,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赢得必要的发展时间;制定长期稳定的产业转型战略和能源发展战略,加快低碳排放能源技术的开发,鼓励提高能效与节能,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会在低碳经济的浪潮中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六一儿童节
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缝扣子的快乐
我爱妈妈
看泥鳅测天气
快乐的暑假
小白兔和小松鼠
大松树生病了
大树爷爷生病了
家里着火了
阳光总在风雨后
快乐的比赛
读《聪明的山羊》有感
书中有悟
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关于“打官司难”问题的调查报告法学理论论文(1)
法和正义的发现与程序中的对话(6)法学理论论文(1)
从身份到契约(3)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上)(10)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上)(3)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上)(9)法学理论论文(1)
挪用公款罪有关法律适用问题探析(4)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下)(4)法学理论论文(1)
论罚则(3)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上)(7)法学理论论文(1)
论罚则(4)法学理论论文(1)
从身份到契约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上)(8)法学理论论文(1)
论罚则(9)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下)法学理论论文(1)
《快乐的节日》教案
《我选我》教学设计2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1
《静夜思》教案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称象》教案
《北京》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徐国丽
《一分钟》教学设计1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说课教案
《一分钟》教学设计
《假如》教学设计与反思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及反思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与反思
《葡萄沟》教案
《一分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