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浅析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浅析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浅析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摘要】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不断扩展,国家分工向纵深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度越来越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断加大,中国经济如何发展面临更多问题,本文在全面分析了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基础上,给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发展;对策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领域发生的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断推进和扩展,并导致国际生产、投资、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国际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的程度日趋加强,地球已名符其实地成为地球村。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现代经济、科技、政治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本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态势二、继续积极参与全球化、坚持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通过参与多边贸易体系、加强区域合作、改革封闭的经济体制,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融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贸易是全球化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和广化,世界主要国家地区之间的对外贸易发展不平等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支持全球化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的观点”,“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现实,一个国家实施对外开放的战略,大力发展国际贸易,积极融入国际分工,有利于加快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缩小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差距”。

在对积极参与全球化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的探索上,大多数经济学家认可出口为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产业创造市场和需求而促进经济发展。出口的扩张是扩大国内产业市场的扩张,进而带动相关联产业的发展,生产结构与就业结构随之进行调整和提升,从而促进经济结构整体的优化。一般而言,出口产业的全要素生产效率与竞争优势较内需产业要高,随着出口市场的不断扩张,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源不断向具有优势的出口产业倾斜,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从要素生产力和资源配置两个角度提高总体资源的生产力,创造了整体经济的持续繁荣。进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呈现正向促进作用,主要是因为进口贸易提供的示范和技术溢出效应诱导和促进民间投资和消费的持续增长,不断优化后两者的结构配置。同时进口贸易可以提升国内产业的技术水平,优化国内产业的技术结构。工业化阶段的发展很大程度必须表现为现代化生产要素的不断增加,进口贸易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现代化生产要素的引进。另外,进口贸易发展带来的鲶鱼效应,加剧了国内市场竞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产业发展造成短期的阵痛,但长期而言促进了国内生产者提高生产效率的积极性。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多年来看,也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快速向前推进,今后我国必须继续坚定开放信念,与国际社会共享合作发展机遇,积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世界经济增长。

三、开放经济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主要挑战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了全球生产力的增长,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贸易自由化、资本国际化和高科技发展,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进一步加强,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腾飞和利用后发优势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然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风险和挑战也是不能忽视的,具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如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面临侵蚀、经济风险加大、贫富差距拉大等等。必须清醒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全球化规则始终向发达国家倾斜。发展中国家没有完善的可驾驭全球化的制度手段,种种约束和不利条件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给中国经济带来的不仅有机遇,同时也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主要表现在:

一是全球产业将继续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全球制造业在继续向中国转移的同时,也开始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二是发达国家继续牢牢控制科技创新领域,提高进入门槛。三是发展中国家不仅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也面临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四是发展中经济体对工业化经济体的依存度不断提高,经济独立性下降,风险加大。发展中国家金融服务业开放将使经济面临更大的风险。五是美国所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是美国从其他国家转移财富的机制。2008始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其弊端暴露无疑,新兴国家需要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事务,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四、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1.提升综合国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只有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为此,我国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迅速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在加入全球化进程时要注意时序问题,即根据自身经济的适应能力来选择加入到不同全球化领域的时间,以尽量减少风险和成本;在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中,注意通过国内的制度安排或影响国际的制度安排来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在资源、基础设施、支柱产业、重要的服务业以及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国家要掌握主动权,以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

2.要完善相关建设,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效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中心。目前,我国的金融体制还存在如金融体制不健全、融资结构不合理等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完善企业融资结构,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

系;针对呆坏账,建立一套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加大我国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强金融法制建设,构建独立的金融司法体系,推进金融监管法制化。同时,逐步提高我国金融业的透明度,做到各种金融制度的透明化,从而避免金融风险。资本自由流动加速,特别是进行投机性炒作的短期资本,常常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建立有效的金融防范机制是国家金融健康运行的必要前提,也是更好地保护各方利益的重要手段。银行、证券、保险等监管机构要协调行动,形成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形成监管合力;增强风险意识,树立自控观念,改变重制度建设轻工作落实的现象;借鉴海外监管实践,从单纯防范风险向支持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并重的监管方向转变。还要防患于未然,在利用外资的同时,充分利用好内资。

3.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国际分工的发展、产业的转移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使一个国家最大程度地摆脱资源和市场的束缚,为本国利用最有利的地区与资源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更好地消化吸收,从而实现技术创新。同时,加大对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设备和工艺,提高自身的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实现新型工业化,必须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发挥外资作用,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发挥中国的后发优势。更加经济地利用和整合外部资源,进一步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全球竞争地位。不断增强模仿创新能力,实现向自主创新的跨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4.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地区经济一体化,以求实现更大规模经济和强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贸易的能力,对共同抵御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如今我国还基本上被排斥在世界经济规则制定权之外,这与近年稳步上升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发展速度极不相称。我国应有原则地尽快加入各种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经贸组织,以促使国际的制度安排更有利于我国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以台港澳为主体的华人经济圈和东亚经济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能够减少或抵御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2]余官胜.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影响[J].现代经济探讨.2010(6) [4]周善乔.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与重构[J].学海.2010(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妈妈的爱
秋天
牵牛花
我最想去的地方—上海
美丽的小河
太阳花
老鹰捉小鸡
续写《意大利爱国少年》
我的建议
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这就是我
我爱图书
那一天,我输了
我的表弟
树叶贴画
第三方物流概念给我国物流中心带来的机遇(1)
论电于商务形势下发展大物流业的策略(1)
浅谈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划分(1)
多线制与总线制
旋挖钻机施工工艺流程
关于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几点思考(1)
建筑物等电位联结
西方现代自由与中国古典传统——对殷海光言述的分析
第三方物流—21世纪国际物流发展的新趋势(1)
汕头海湾大桥整体自振模态的测试与分析(1)
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1)
外电防护方案
苏东巨变十年来的观察与思考
谈谈铁路企业分配中相互攀比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1)
欧洲物流:新的战场(1)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七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九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二
《找骆驼》第二课时
《赵州桥》教学设计之七
《赵州桥》教学设计之三
《赵州桥》教学设计之五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之二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六
《赵州桥》教学设计之二
《赵州桥》教学设计之八
《赵州桥》教学设计之六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八
《赵州桥》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