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数学课中的真实、精彩

数学课中的真实、精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5

数学课中的真实、精彩

【摘要】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真实 精彩 生命 情绪 体验 主动探索

曾有专家说:数学课堂因为真实而美丽。所以课堂关注的是学生真切的感受,情绪的体验,数学学习的幸福感。或许真实的课堂中不一定学生能回答到老师所预设的问题上来,也不一定有热闹的讨论场面,然老师的倾听是真实的,学生的问题是真实的,师生间的交流也是真实的。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真实中的数学生命

每个学生都是带着一脸生动、好奇、灿烂,走进课堂,但愿当他们走出课堂时脸上多了幸福、满足、探究,那该是我们所追求的。以往我们当教师的在习惯的轨道上奔跑惯了,心中最关注的是学生能做多少道题目,有怎样的难度,怎样的速度,满眼是分数,满脑是知识、技能,而恰恰忽略了人的本身。今天,我们关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精心守护孩子们,让每个孩子找到幸福感。给知识注入生命,把教学还原成为儿童的生命活动,在有限的课堂上,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一种美妙的精神漫游,一段快乐的智性时光。为孩子创造足够的舒展生命的空间,从而使孩子们心中的梦想更清晰,更美妙,更奇特,更宏大。

是呀,在孩子眼里,每个数字、符号,每种运算都是有生命的。当学生学了两步的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时,可有学生是这样理解的,乘、除的家住在底楼,而加、减的家住在二楼,老师来家访时,就先到底楼乘、除的家,再到两楼加、减的家。同学们一下子觉得数学原来也是很亲切的。在学习“0乘任何数都等于0”时,有个同学提出:0像炸药似的,按那儿那儿就完了,没有了就是0;同学一个劲地点头,学生把数学知识练习到自己所看到的真实情景中,记忆就新颖,印象较深刻,学生更能接受同学的思维。

二、真实中的数学情绪

学生不是舞台上的玩偶,所以理想的课堂应是师生心灵交往的殿堂,在真诚地对话,在思想在相互撞击中升华,使生命在和谐中共振。所以,一踏进课堂教学,教师的眼里只有学生,要为学生四十分钟的成长负责。应努力让这节课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一部分,从而融入他们的精神和血液;当他们在某个日子回想起这位教师的这节课时,仍有一丝不曾磨灭的触动。也许这样上课,会失败,但这才是与功利无关的真课堂!

前段时间,我听了一节公开课上,教学《8、7、6加几》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时,一学生在对一题“8+5=?”的题目,在有同学回答了把“5”分成2与3,把2与8凑成10,再加3的方法,和把8分成3和5,5和5凑成10,再加3的方法两种后,却有同学提出,把8分成4和4,4加5先凑成9,再9加4等于13。在教师眼里这样的思考有点不可思议,下面许多同学也开始笑他,可老师略一迟疑后,还是请他来回答:听了这同学的想法,你就会明白,原来他们刚学了9加几的加法,所以对“9加4”的题目很是熟练,再说“9+4=13”就写在黑板上,拿来用就可以了,“10加3”与“9加4”一样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得到老师的肯定学生的情绪很是高涨,但课堂上游离了老师预设,无法按预定的设计进行下去,可同学们所学习到的不仅是一种“凑十法”。

同样是这节课的教学,老师出示的小鸟图,左边是一幅上有8只小鸟,右边的一幅有4只小鸟,问可以提什么样的问题?老师教学的内容是8加几的加法,可就一个同学提出:本来有8只鸟,还剩下4只,飞走了多少只?因为这同学的问题不是老师所希望得到的,所以老师也没听仔细,理解成是8只,飞走了4只,还剩多少只?然后自答一下,草草收场。对呀,老师本节课要教学的是加法,可这样的问题也完全可以提。可能这位老师的课堂在听课老师的眼里是完整的,成功的,可对这位同学来说,就不一样了。每位教师在课堂上都会遇到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想法,这时就要看教师的应变能力和如何调控学生、引导学生的思维,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的同时又不脱离课堂,不伤害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己探究的精神。

三、数学中的真实体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际,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就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以前的课堂上,学生基本上听讲――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基本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新课程要求与之匹配的学习方式,他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的练习为主的方式数学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践、推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在我的数学课堂上,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学。班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娃娃,刚开始接触新教材、新课堂确实很难适应,就变换教学方式把课文内容变成一种游戏的形式。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内容比较抽象,同学学起来本来就难的内容给我变得十分轻松,这节课我就进行了两个内容模拟《选班长》和游戏《剪刀石头布》。通过《选班长》大家学会了用“正”来记录、认识了统计表,同时也选出大家心目中的好班长。游戏《剪刀石头布》通过同桌两个孩子边玩边记录,最后不仅学会了简单的统计还分出了胜负,《统计》就在大家轻松和愉悦的玩耍中完成了。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高,喜欢数学、更喜欢上数学课。

总之,要善于结合教材的特点还学生在数学课中的真实,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各种思维方法,多方面、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小学数学成为在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和肥沃的土壤,为二十一世纪培养出更多的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

[3]《数学是怎样学好的》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个乞丐
江湖四大美女
我的好朋友
我的理想
祭奠我的十六岁
我家的“修理工”――爸爸
如果没有您
狡猾的老妈
我的妈妈
你说她对我好不好啊?
我的好朋友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最好学的人
我靠,这是我么?
我的爸爸
佛子岭镇发展林业旅游现状、措施及对策建议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抗旱造林关键技术
浅析幽默话语的特性
基于GIS与RS的铜陵县森林资源结构分析
巨尾桉造林营养液浸苗试验
伴能增效剂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浅谈森林经营中的调查设计
浅析杨树的抚育管理
浅谈盆景创作的传统与创新
凤阳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黑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将明朗与欢乐传递
新形势下企业信访稳定工作刍议
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选择研究
安徽齐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初探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13
《邓稼先》教学设计5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4
《黄河颂》教学设计12
《邓稼先》教学设计6
《黄河颂》教学设计9
《邓稼先》教学设计4
《黄河颂》教学设计——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语文多媒教学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6
《木兰诗》教学设计9
《黄河颂》教学设计11
《木兰诗》教学设计7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