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3
初中力学定势障碍分析
【摘 要】许多初中学生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日常经验、课本知识点固化等影响,容易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产生思维定势。这些思维定势有时候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解决熟悉的问题,可是当遇到一些较为新颖的题目时,思维定势会误导学生思维产生偏差,不能全面的分析问题,容易忽视一些思路的拓展,造成定式障碍,在做题过程中产生失误。
【关键词】思维定势;定势障碍;初中力学
一、由日常生活经验造成的定势障碍
这类思维定势障碍主要是由于学生对某些生活现象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和积累形成的错误认识,当题目中要求解释这类的现象时,他们往往会绕过科学的客观规律而按照自己的经验误区去分析问题,得出错误的答案。
[例1]初一年级的学生和初二年级的学生进行拔河比赛,初二年级的最后获胜了,下列哪种判断是正确的:
A.初一年级的学生对初二年级的学生的作用力大于初二年级的学生对初一年级的作用力;B. 初二年级的学生对初一年级的作用力大于初一年级的学生对初二年级的学生的作用力;C.两个年级的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样大;D.无法判断
[失误解析]很多学生都以日常生活经验的误区来判断此题的选项,认为初二年级的学生的力气大于初一年级的学生而果断选择B,没有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认真分析,导致错误。
[正确思路]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初二年级的学生给初一年级的学生多大的力,同时初一年级的学生就给初二年级的学生多大的力,这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关系,因此两个力的大小相等,答案选C。
二、实验现象造成的定势障碍
这类惯性思维方式,是由于课堂演示或者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以及老师在介绍实验过程时学生的思维集中在看到的实验现象上,对实验没有深入的观察和分析,缺乏本质理论上的理解,当条件产生变化时,不能及时作出相应的思维改变,仍然用已有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错误答案。
[例2]如图1所示,测定大气压时,测得汞柱高为75cm,当管子绕着O点倾斜放置时,(设定此时外界为标准大气压且管子足够长)管内汞柱高将(温度保持不变)
A.等于75cm B.小于75cm
C.介于75cm和76cm之间 D.大于76cm
[失误解析]由于在课堂上学生们一直看到的实验现象是,无论管子如何旋转,大气压强恒定,管内的汞柱高度也不会变化,所以选择A。然而这个结论只适合于管子是密闭的,然而此题并没有强度管子的密闭性。此时学生们依然采用在课堂上获得的规律判断此题,没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造成了定势障碍。
[正确思路]当外界为标准大气压时,测得的汞柱高度只有75cm,这表明实验过程中,管子并没有密闭,因此管顶封闭空气中有一定的压强(PA=10mmHg).当管子绕O点倾斜时,管中水银柱长度增大,空气柱长度被压缩,因此PA增大,从而使P水银减小,因此汞柱高度降低,答案选B.
三、由公式模式化造成的定势障碍
这类的思维定势是由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重视公式的适用范围,没有真正掌握公式中各个物理量所真正代表的意义,同时忽视一些细节条件的分析,而只把思维定势在套用公式模式上,因此而做出错误答案。
[例3]如图2所示,表面光滑的直角三角形物体,其中AB为4m,BC为3cm,AC为5cm,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在把10N重的轮子从A点推到C点,那么需要多大的推力F?
[失误分析]学生由于受到斜面计算题的影响,将此题与斜面计算题归为一类,迅速套入公式flAC=GhBC,F= 6N.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解题时没用认真审题,用思维定势的习惯直接套入公式,导致错误。
[正确思路]虽然轮子是从C点推到A点,但由于推力是水平,因此推力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并不是AC而是AB,从而代入公式得到:F・lAB=G・hBC,F==7.5N。
四、其他定势障碍
除了上述列举的定势障碍,在学生做题过程中还出现其他一些常见的定势障碍,例如由模糊概念形成的定势障碍,由于学生对一些概念、定律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吃透,当出现了其他新的知识干扰的情况下,将思维方向集中在原有的概念回忆上,致使思路发生偏移产生错误[2]。数学概念片面理解形成的定势障碍,这类思维定势障碍主要是学生受数学概念的影响,单纯的将思维方向集中在数学的角度上,没有结合物理知识中物理意义和概念,导致了错误,很多同学在学习密度公式时,认为当质量m一定的时候,密度?籽只受体积v 的大小的影响,反而忽略了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并不是由体积决定的。
五、结论
思维最大的敌人是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背景以及知识背景都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不同认知,从而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式,除此之外,生活和学习的经验在形成学生的定势思维时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诚如开篇所说,有的定势思维是有益于学生解答物理题目的,通过惯性的思维可以使学生们建立一种思维方式,更容易总结做题的经验,在遇到相同的问题时能够迅速做出应有的反应。然而一些定势思维也会造成学生以偏概全的解题思路,将思维只集中在某个点,而忽略了题目中的实际情况,这会使学生的学习产生一些误区,导致一些知识点的模糊记忆。
作者简介:刘銮芹,女, 1971年7月出生,安徽宿州人,现工作单位为安徽省宿州市第九中学,中教一级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为初中物理课程教学及教研。
参考文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爸爸
- 自我介绍
- 感谢有你
- 我的自画像
- 我的家乡真美
- 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 我知道天为什么下雨
- 我的宠物--坏坏
- 感觉真好
- 奇妙的动物世界
- 蜻蜓和蚂蚁(续写)
- 我改了一个坏习惯
- 要是文具能听懂我说的话
- 介绍自己
- 找春天
- 高速公路通信管道硅芯管工程检测技术研究
- 谈一谈歌唱的舞台形体问题(1)
- 六朝宫廷音乐活动类型考(1)
- 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1)
- 浅析高速公路附属房建工程建设管理
- 浅谈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成长之路
- 切勿进行置身事外的研究(1)
- 浅议某地铁工程的消防给水系统施工
- 论音乐表演艺术的三层境界 直觉•兴趣•风格
- 民歌地方色彩辩析(1)
- 元杂剧演述体制中的说书人叙述质素(1)
- 音乐与诗歌关系”笔谈(1)
- 《阿姐鼓》与90年代文化
- 关于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探析(1)
- 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与管理
- 《北京》教学设计之四
- 《欢庆》第二课时
- 《一分钟》
- 《欢庆》
- 《我们成功了》
-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之二
- 《一分钟》教学设计之二
- 《北京》
- 《坐井观天》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三
- 《看雪》教学设计之二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五
- 《北京》教学设计之三
- 《北京》教学设计之二
- 《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