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教育中学生幸福的缺失及追寻

教育中学生幸福的缺失及追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0

教育中学生幸福的缺失及追寻

教育已伴随人类数万年,古往今来的中外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等都曾经试图阐释什么是教育,结果是学者们给出了不尽相同的答案。从苏格拉底“产婆式”的自然、自由的“引导”方式启迪智慧,到柏拉图转向对个人合乎社会期待的潜能开发去“塑造”,意味着在社会强有力的导向下,人自身的潜能受到压抑,个体丧失主体地位,沦为社会有机体的一个部件。再到亚里士多德的“教导”观,不仅弥补“引导”所缺乏规范与效率的不足,而且抹去了塑造的压抑与死板,使得教育变得正式和灵活。

幸福是现实的人生活的全部意义,人生的终极目的是幸福。学生幸福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奋斗的一种完满状态。”[3]人类社会正历经由工业化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型,教育成为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由一次性学历教育,提升到终身学习的高度。无论是基于人的个体本位还是社会本位,现有的论述几乎都是依照人才规格要求,把教育目的指向了使人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对教育目的的极其褊狭和浅薄的阐释,使教育逐渐沦为生产“人才的工具”。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对当代教育中中小学学生幸福的缺失及追寻极为必要。

1 学生幸福缺失的现实和原因

1.1 学生幸福缺失的现实

当下,考试和升学的压力使中小学学生背负沉重的学业负担,作业太多自由时间太少、老师抓得太紧、父母期望值过高等这些因素导致学生感受到“不幸福”,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改变学生“压力山大”的现状,并使其感受到幸福,已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

现代社会工业经济迅猛发展,重物轻人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念颇为盛行。教育观的功利主义化,使得教育背离自己最本真的宗旨,成为社会发展的工具。学校陈旧的人才观和片面的教育质量观,导致其过分追求升学率,把分数当做评价学生最为重要的标准。实际上,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不关照人的精神幸福,它把教育束缚在追求其对社会经济生产、政治需要、和物质利益的满足上,而无情地忽视了教育本身的价值,桎梏了教育对于人自身发展方面的价值和需求。教育的工具性作用被提高,人们看好的是教育所给与的经济效益,及其对个人社会地位的提升作用。现如今,我们的教育已经异化,教育的异化简言之,是教育本身已不是让人获得幸福,而是违背人的幸福,把人培养成为“人才的工具”或“知识的工具”。

2 对学生幸福缺失的追寻

我们的教育已偏离了自有的轨道,没有了立足之地,“因此,产生的结果是人类尊严的丧失。”[4]人有接受教育的需要,教育的根本在于使人成为人,反过来,要求人去迎合教育的要求,人在教育中只能是被动的,如若一个人无法以主体的身份去确认自己,发展自己,这样的教育能促进人的发展吗?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变成压抑人性的桎梏,人的自主意识随之会逐渐淡化,人将仅仅是组成人类社会的一个零件而已。那么,人本身就已经异化了,变成与自己相对的东西,教育不是满足人的教育需要,反而是压制这种需要,让人在教育中感受到痛苦而非幸福。

幸福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的状态,是人所渴望和喜欢经历的一段时间感受。幸福观是人们关于幸福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学生的幸福观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学校教育应注重从学生情感、尊严、个性、兴趣出发,才能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让学生爱上教育,“使得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不是被迫的,而是自愿的;不是感到痛苦,而是感到幸福;不是学习满足学习需要以外的需要的手段,而是自我完善和发展需要的满足。”[3]

一直以来,我们的中小学学生以努力学习拿取高分,顺利考入好的初中、高中、大学为其学习的主要目的。为了能取得好成绩,他们长年累月忍受着与日剧增的学习压力,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山一样没有退路,只有坚持不懈负重前行,否则将前功尽弃。树立正确的学生幸福观对学校和老师来说,就是不能把升学率作为教育成功的唯一标准,不以成绩的好坏决定学生的好坏,而应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对家长来说,不能唯成绩是问,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鼓励支持孩子,让孩子自由、自觉地在教育中成长。

2.2 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

幸福是一种状态,是一种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能力。让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到拥有生命的幸福,正确做出人生价值的定位、悦纳自我、超越自我;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发现幸福、给与幸福、创造幸福;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并最终获得幸福。教育能启迪人的智慧,人的主体意识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增强。人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对生命的唯美的体验和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只有通过教育的开化,完成生命的升华,才能使人真正感受自我存在的美好,并且,人也是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自己,对生活的社会和对整个人类的了解。教育这一实践活动,本身即是受教育者能动的一个活动,它应是人能真正地拥有自己,并在教育中积聚力量,最终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一个人。

生命亦顽强,生命亦短暂,人们追寻着自己想要的幸福。教育正是使人懂得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真正的幸福,如何让人实现幸福的一个过程。一旦人在教育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能正确的自我定位,并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这时,人对幸福的感受力,创造幸福的能力必然增强。基于培养学生幸福能力的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也只有在这种教育中,人才能成为“大写的人”。试问,一个能感受到幸福,并为着幸福而努力的人,他会吝啬给予社会和他人幸福吗?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本身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教育关注的不仅是整个社会的需要,也因注重个人的需要,社会由个体组成,没有个体的努力,社会不会自己前进。

2.3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主要目标

人的成长历程,就是不断地接受教育的一个过程,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人的知识结构,而且人的整个对他人、对社会的认知模式,及其思想观念到行为方式,无一不渗透着教育的影响。作为传递知识和经验的手段的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主要目标就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就是“他自己的实现”,就是人的生命能够完整的表现、人类各种需要不断满足和发展的个人,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按照人们一般的理解,答案也是这样,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得到了全面、充分的满足,就是幸福的人。

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领悟并掌握前人留给我们丰盛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只有通过教育这一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手段。通过教育传承前人所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人类才能获得更高级的发展。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创造能力,促进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素质的提高,可以不断激发人在全面发展上的自觉追求和自觉活动,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教育应该在实践上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幸福水平。总之,“人是能使自己获得新的生命的生命体,故教育的本性就是使人更像人。”[6]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同一个历史过程,只有关涉人的幸福的教育,才能实现人的不断发展,社会才能持续进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红领巾更鲜艳了
读华罗庚有感
写一封信
自行车
记一次劳动——元旦大扫除
《中国•奥运》
我是一名小记者
假如我是一名建造师
看电视“超强记忆力学习法”有感
欢度新年
话说公园
介绍抚州
假如我是老师
第一次打羽毛球
2012年9月入党转正申请书
2012年12月大三预备党员转正申请
大学毕业生入党转正申请书
2012年12月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
2011年大学共青团员入党转正申请书
预备党员怎样写转正申请
12月预备党员转正申请
2012年12月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2012年大学生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十二月预备党员转正申请
转正申请书格式、内容要求
2012年12月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2011年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两篇
12月学生干部转正申请书
大学生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开发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设计及实践
试论当代中国多边外交的发展
国民党的转变:有什么样的执政党就有什么样的政治
谈论三线建设为当代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的宝贵精神资源
论藏族舞“谐”的形态特征及其训练价值
轨道交通系统杂散电流及其腐蚀控制技术初探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阶段与特征研究
张闻天政治民主思想述论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种新形式的政治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对比研究
数字视频传输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与其它交通衔接问题的分析
基于对洛克自然权利思想的探析
《我选我》教学设计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动手做做看》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影子》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二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一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三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