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行道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积累“贪婪、堕落、冉冉、红灯酒绿、繁弦急 管”等词语;体悟文章的深刻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整体把握课文,反复朗读,读中领悟文章中心,感知内容。培养合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行道树默默奉献的牺牲精神,正确看待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教学重点】
见教学目标“2”。
【教学难点】
文中的哲理句“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 予我们”的理解。
【教学方法】
采用对话形式,读读、讲讲、议议。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漫步在街头,会看到街道两旁种着许多树,我们叫它“行道树”,它是我们熟悉的朋友。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行道树。(简评学生的发言)从同学的介绍中,我们对行道树有所了解。但行道树是如何介绍自己的呢?大家想不想听听它的心理话呢?好,下面让我们跟着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一起走进行道树的内心世界,倾听它的诉说。
二、明确课题及简介作者
三、认读字词
读准加点字的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堕落 点缀 贪婪 冉冉 红灯酒绿 繁弦急管
四、倾听行道树的心理话,走进行道树的内心深处
1、学生朗读课文。(自荐读课文)然后其他学生点评。注意语音、语调、语速。
2、结合课文内容,以第一人称说说行道树是什么样的一棵树。(以课文内容为依据)
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说的多,角度不同。
参考示例:
我是一棵忧愁而又快乐的树。我为人们不珍惜我的劳动、不珍爱生存的环境而忧愁,我为能替人类作贡献而快乐。
我是一棵无怨无悔的树。……
我是一棵不被别人理解的树。……
我是一棵能承受痛苦的树。……
学生可能还可从其他方面来说,只要合理,即以肯定。
3、品味语句: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的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总而言之,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个人幸福的人所从事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它们为神圣的事业,为人们的幸福,承受着牺牲。他们有所经历,有所磨难,有所付出,最终,有所获得。这些获得就是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体验。正是由于这些东西沉淀在了行道树的心中,深深地印在了它们的头脑中,所以它们在观察这个世界,思考各种问题的时候能够更有深度,更有远见。
五、诉说我们的心理话,反思我们的言行
听了行道树的心声,我们一定有许多话要对它说。完成下面练习:
1、以山中的树的身份,对行道树说点心理话。
2、以人类一员的身份,对行道树说点心理话。
句式:行道树,我要对你说……
(先在练习本上写出来,同桌位之间交流,准备在班上发言。)
六、拓展联想
本文其实借行道树赞扬一种人,赞颂一种精神。想想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人像行道树。说说你对他们的印象。
七、作业
结合课本P35的两则资料,写一篇读后随笔。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古诗中的思乡
- 戏剧的起源
- 海南临高方言趣谈
- 古诗苑漫步之旅
- 游滴水岩
- 在古诗中沉醉
- 我家乡的花灯节
- 辑古诗、品古诗
- 春夜洛城闻笛
- 执著的等待
- 漫谈诗词中的雪与花
- 家乡的元宵节
- 我家乡的“食节”
- “春节”溯源
- 沭阳地方农谚《九九歌》评析
- 通化“阳光新村”取代棚户区
- 美国9·11后建筑设计融入防爆理念
- 北京11座新城规划将出 细部“两会”敲定
- 新型多级多段式膨胀型建筑锚栓
- 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
- 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 黑龙江:大庆市全面推进“五湖一河”改造治理工程
- 园林工程中不该忽视的细节
- 屋顶花园的防水处理
- 世界第一建筑
- 未来20年中国区域发展将呈现六大新格局
-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 人是城市空间环境的主角
- 广州规划局公布:地铁口50米内要有公交站
- 独特的北方园林树木的冬态美
- 《花的勇气》写作指导
- 《花的勇气》相关资料
- 《乡下人家》重点字词梳理
- 《花的勇气》美文欣赏 责任
- 《乡下人家》老师语录
- 《乡下人家》重难点分析
- 《花的勇气》训练素材
- 《花的勇气》范文习作
- 《花的勇气》整体阅读感知
-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二
- 《花的勇气》重点字词意思
-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一
- 《花的勇气》作家及作品介绍
- 《花的勇气》重点字词分析
- 《花的勇气》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