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行道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积累“贪婪、堕落、冉冉、红灯酒绿、繁弦急 管”等词语;体悟文章的深刻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整体把握课文,反复朗读,读中领悟文章中心,感知内容。培养合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行道树默默奉献的牺牲精神,正确看待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教学重点】
见教学目标“2”。
【教学难点】
文中的哲理句“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 予我们”的理解。
【教学方法】
采用对话形式,读读、讲讲、议议。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漫步在街头,会看到街道两旁种着许多树,我们叫它“行道树”,它是我们熟悉的朋友。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行道树。(简评学生的发言)从同学的介绍中,我们对行道树有所了解。但行道树是如何介绍自己的呢?大家想不想听听它的心理话呢?好,下面让我们跟着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一起走进行道树的内心世界,倾听它的诉说。
二、明确课题及简介作者
三、认读字词
读准加点字的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堕落 点缀 贪婪 冉冉 红灯酒绿 繁弦急管
四、倾听行道树的心理话,走进行道树的内心深处
1、学生朗读课文。(自荐读课文)然后其他学生点评。注意语音、语调、语速。
2、结合课文内容,以第一人称说说行道树是什么样的一棵树。(以课文内容为依据)
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说的多,角度不同。
参考示例:
我是一棵忧愁而又快乐的树。我为人们不珍惜我的劳动、不珍爱生存的环境而忧愁,我为能替人类作贡献而快乐。
我是一棵无怨无悔的树。……
我是一棵不被别人理解的树。……
我是一棵能承受痛苦的树。……
学生可能还可从其他方面来说,只要合理,即以肯定。
3、品味语句: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的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总而言之,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个人幸福的人所从事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它们为神圣的事业,为人们的幸福,承受着牺牲。他们有所经历,有所磨难,有所付出,最终,有所获得。这些获得就是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体验。正是由于这些东西沉淀在了行道树的心中,深深地印在了它们的头脑中,所以它们在观察这个世界,思考各种问题的时候能够更有深度,更有远见。
五、诉说我们的心理话,反思我们的言行
听了行道树的心声,我们一定有许多话要对它说。完成下面练习:
1、以山中的树的身份,对行道树说点心理话。
2、以人类一员的身份,对行道树说点心理话。
句式:行道树,我要对你说……
(先在练习本上写出来,同桌位之间交流,准备在班上发言。)
六、拓展联想
本文其实借行道树赞扬一种人,赞颂一种精神。想想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人像行道树。说说你对他们的印象。
七、作业
结合课本P35的两则资料,写一篇读后随笔。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家乡的碰柑
- “小当家”做饭
- 我和小兔子
- 我家的桂花树
- 我喜欢秋天
- 春游武鸣湖
- 学校的松树
- 当检测卷发下来的时候
- 擦书桌
- 钓鱼
- 村边的小河
- 登香山
- 优秀的他
- 人类我想对你说
- 续写《一束鲜花》
- 浅论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
- 试论河南大学图书馆的“馆级科研项目"活动
- 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社区服务:高职法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 关于研究性教学法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 简述合作学习中的合作探究与合作创新
-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创新研究
- 关于积极探索搞好新办专业文献资源建设
- 高职焊接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试论陕北方言地名词语的区域特征和文化内涵
- 关于美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经验启示
- 关于普通高校大学生业余运动员赛前焦虑状态的成因简析
- 关于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几个建议
- 浅析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与建议
- 浅论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研究
- 《观舞记》背景资料
- 《竹影》结构分析
- 致青年读者
- 燃起心中的桔灯
- 谈冰心体的文字风格
- 《竹影》中心思想
- 叶圣陶为冰心书写广告
- 听课回来话点滴
- 永远的冰心
- 《观舞记》课文鉴赏
- 青年人述说冰心作品
- 散忆冰心
- “冰心体”的散文
- 冰心──爱的哲学
- 一片冰心安在 千秋童稚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