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寓言四则》同步达纲练习

《寓言四则》同步达纲练习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寓言四则》同步达纲练习

1、下列文言文语句中加粗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天雨墙坏(yù) B、其马将胡骏马而归(jiàng)

C、引弦而战(xián) D、马无故亡而入胡(wú)

2、下列关于寓言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只能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B、寓言,“寓”是寄托的意思,即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C、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

D、寓言在创造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

3、下面各句朗读时根据语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无故亡/而入胡。

B、暮而/果/大亡其财。

C、居一年,胡人/大/入塞。

D、此/何遽/不为福乎?

4、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仲尼为政

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齐景公患之。黎且谓景公曰:“去仲尼犹吹毛耳。君何不迎之心重禄高位,遗哀公女乐以骄荣其意。哀公新乐之,必怠于政,仲尼必谏,谏必轻绝于鲁。”景公曰:“善。”乃令黎且以女乐六遗哀公,哀公乐之,果怠于政。仲尼谏,不听,去而之楚。

────────

【注释】

黎且:一作黎鉏(jū),齐景公的臣子。

六:指六行。古代歌舞以八人为一行,六行即四十八人。

⑴ 给下面加粗字注音、释义:

道不拾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遗哀公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解释下面三个“之”字的词性、词义:

齐景公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解释下面加粗词的用法:

哀公新乐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遗哀公女乐以骄荣其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下列加粗字的意义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B、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C、去仲尼犹吹毛耳。

D、不听,去而之楚。

【参考答案】

1、D

2、A

3、B

4、⑴ yí 丢失的东西 wèi 赠给

⑵ 患之:代词,代“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 迎之:代词,代孔丘 之楚:动词,到、往

⑶ 哀公新乐之: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之为乐;遗哀公女乐以骄荣其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助长他的骄傲和虚荣心。

⑷ C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爱的还不够
我的新老师
一位修鞋的老爷爷
我最感恩的一位老师
父母对儿子的爱
“同桌冤家”
下象棋
四天与四年
小白兔妮妮系列——妮妮飞上天了
我们班的四大名人
马路上的交通劝导员
我的奶奶
超级爷爷
豆付西施
找不到的朋友
“重心后移”:师范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载文量与学术影响力关系分析
浅谈图书情报管理策略
我国地域文学史编写现状与古代文学教学关系探讨
文学名著欣赏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优化高师教育资源 强化师范教育功能
在“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上的致辞
2014年《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征稿启事
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
论《图书与情报》网络采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
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历史、现状与模式
谈重新审视师范教育为培养农村师资做贡献的职责
浅议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的情报服务
中考文学名著阅读题“亮点”解读
“十五”系列谈——加强和改进师范教育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学设计9
《边城》知识要点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1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4
《装在套子里的人》知识要点及能力训练
《祝福》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学设计11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10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2
蜀道难
短文两篇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学设计7
杜甫律诗五首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学设计5
《劝学》知识要点和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