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黄河颂
浩瀚壮阔的黄河,奔腾澎湃,流经黄土高原。黄河流域是黄种人滋生繁衍的地区,也是轩辕黄帝居住营卫的所在。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得到这份自然的恩赐,瓜瓞绵
延,永无止境,与山川相辉映,与日月共久长。
据远古记载,黄河流经壶口、华阴、孟津、大伾入于渤海。而砥柱则岿然屹立于浊浪怒涛之中,显示出坚韧不拔的气概。砥柱之北的大阳县也因处于大河之阳而得名,又以在大河之北,遂定名为河北县,其后乃改称平陆。小县得大名,实为鲜见。
黄河流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的经营。炎黄子孙得天独厚,在此肥沃的土地上,经之营之,日臻文明。淳朴勤俭的风俗,早见于《诗经·国风》的歌诵;也深得吴国季札的称道;太史公著《货殖传》、班盂坚撰《地理志》,亦皆颂扬不止。而关西尚雄武,山东称儒雅,两汉将相洵出其间,称为盛世,隋唐而后,更见发扬。人文鼎盛,彪炳史册,令人缅怀留连,无时或已。
自远古时起,黄河流域即为都城所在。三皇五帝的传说,就未远离此域,夏商周三代更辗转迁徒于其间。由秦汉以迄唐宋,咸阳、长安、洛阳、开封,迭为建都之地。都城所在,人文荟萃,历久不衰。
奔腾的黄河,激励世人向外发展,齐鲁方士,期望三神山,秦皇汉武,亲临东海上。虽说是景慕神仙,实际是谋图海外开拓。而张骞凿空,甘英远行,始知西域的广大无垠。海上三神山诚渺茫难稽,日南交趾的设郡,汉廷使者遂得远至已不程国。以今地按之,已达到印度南部海岸。这种向往开拓的精神,历隋唐而至于近世,初未稍泯。
黄河流域,既是肥沃的地区,又有瑰丽的文化,但与北方草原相毗邻,不免引起游牧族类的搔扰。为了促进文化发展,也为了使农业地区不受蹂躏,从战国时起,就修建了长城,历秦汉而至明代,皆有所修建。由于有了长城,黄河流域的文化不仅得到了保护,而且更显得丰采。长城并未使黄河流域受到封闭,也并未使人趋于保守。霍去病驰骋于祁连山下,徐自为筑城于卢胸山旁,窦宪勒铭于燕然山侧,王越取胜于红盐池畔,都是不以长城为限。而参于可汗道的修筑,丝绸之路的畅通,又皆显示出没有受到任何的阻隔。这些都是开拓和进取,而不是封闭和保守。黄河的激荡和奔放,是不会使人封闭和保守的。
近世以来,黄河屡经泛滥,造成了若干破坏。这是人为作用的恶果,是不肖的炎黄子孙的造作。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愈至挽近而愈形严重,黄河怎能不频繁泛滥?如果除旧布新,有所改革,黄河必能充分恢复它原来的哺育力量,中华民族也必能因之早日得到振兴,益臻于繁荣富强!
1989年5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玩橡皮泥
- 秋游
- 我是魔术师
- 阳光总在风雨后
- 我是“小馋猫”
- 仙人掌
- 特殊的三、八妇女节
- 可爱的“小黄豆”
- 我最熟悉的人
- 今天我当家
- 昨夜下了一场雨
- 《血迹》读后感
- 玩海
- 游西塘
- 《爱心树》读后感
- 德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 地方财政压力下的农村发展
- 解决县乡财政困难是否要继续贯彻省以下分税制
- 略谈外国文学翻译评论
- 外语电影字幕翻译评析
- 桑代克关联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 高中学生对英语翻译能力的训练方法研究
- 汉语译本的语法衔接手段
- 财政政策与财政发展战略论析
- 日本财政重建会一帆风顺吗?
- 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能力培养
- 探讨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信息等值
- 分析旅游文本翻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 英文隐喻修辞格的翻译技巧
- “公共财政论”的再质疑
- 《北京》教学设计之二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教案
- 《风娃娃》教学反思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课程设计
- 《丑小鸭》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匆匆》(两课时)
- 《北京》教学设计之三
- 《称赞》教学反思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北京》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