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1
《孙权劝学》教学有感
文言文教学该怎么教,这一直是语文老师头痛思考的问题,怎样教才会让学生喜欢听,愿意背呢,很多老师在求索,我呢,自然也是这众多头疼的语文老师中的一个,最近执教《孙权劝学》,让我颇有感触。
应该说《孙权劝学》还是一篇难度不大的文章,文章情结简单,人物形象不难把握,语言对于初一的学生虽略有难度,可是有他们熟识的时代背景在,学生要自己解决也不是问题,像这样的文章,一般老师的处理方法大概都是帮助学生“字字落实句句到位”地解释翻译,教会分析人物对话反应出的人物性格,引导分角色朗读体味人物口吻神态心理,最后是督促背诵巩固,注意思想性的老师也许还会引申让学生谈谈文章对自己的启示,这种做法本来没错,这也是我们教学参考书的教学建议。
问题是,学生不喜欢,他们觉得这种方式乏味,他们不耐烦听你说教,也懒得去揣摩去背记那些他们压根就不感兴趣的东西,所以课堂没有活力,课后学生也未必如老师所愿去巩固。
鉴于此种认识,执教《孙权劝学》时,我在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上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首先、放手给学生,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解决文章中的难点字词,进行翻译比赛,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我将课文人物形象的研读人物心理的揣摩转化为一个活动──改编并表演课本剧的活动,在学生充分想象尽情进行角色表演评价之后,我再抛给学生一个场景设置表演──假如吕蒙碰到了仲永,他们会有怎样的对话。
整篇课文上下来,学生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参与热情高涨,课本剧改编得有板有眼,角色表演像得模像样,他们增加不少的合理情节,进行大胆的想象,大大充实了文章的内容,表达了他们对课文的个性理解。在仲永与吕蒙的场景表演中,他们设置了不同的内容和方式,言辞意切,大有不劝服仲永不回头的决心。系列活动下来,学生解决了文章的字词背记,加深了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揣摩了文章的语言表达技巧。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学会了这篇他们平时根本不感兴趣的文言文。
这堂课让我得到一点启示:其实学生不是拒绝学习,但他们拒绝他们不喜欢的学习方式,文言文教学也是如此,所以语文教师在头疼学生不爱学习文言文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思考一下怎样改变我们早已老旧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也许文言文欣赏我们也应该放手给学生;也许文言文教学同样需要创设情景;也许文言文教学也可以转化成活动课;是的,文言文教学同样可以精彩绝伦。是该转变观念的时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谁是无敌小书虫
- 爬蒙山
- 和同学发生的一件事
- 我的家乡
- 我喜欢花草树木
- 我的爸爸
- 第一次独自睡觉
- 我爱书法
- 我的家乡
- 我的绝招
- 大扫除
- 新学期的新目标
- 家乡的九重山
- 我的爸爸
- 时间
- 投敌叛变罪若干疑难问题研讨(4)刑法论文(1)
- 传承古典诗词弘扬传统文化
- 单位犯罪自首制度初探(2)刑法论文(1)
- 海外学子中秋国庆共团圆
- 探析传统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 牵连犯中牵连关系的新界定(4)刑法论文(1)
- 论死刑罪名与死刑限制刑法论文(1)
- 对台传播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浅析刑法条文中涉及的暴力犯罪(2)刑法论文(1)
-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发展和应用
- 我喜爱的传统文化
- 犯罪构成事实研究(5)刑法论文(1)
- 新马华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启示
- 刍议传统文化在法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也谈刑罚目的(2)刑法论文(1)
- 《荷花》教学片断与实录
- 《七颗钻石》片断想象
- 《掌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掌声》教学反思
- 《掌声》教学设计三
- 《掌声》公开课教案、说课稿2
- 《掌声》(第二教时)教案及反思
- 《掌声》教学设计二
- 《七颗钻石》这一课的教学
- 《掌声》教学建议
- 《掌声》教学设计一
- 《掌声》
- 《七颗钻石》观摩示范课
- 《掌声》第二课时教案
- 《掌声》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