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信中的景物描写
翻新时间:2023-08-16
关于书信中的景物描写
六朝文人在往返书信中好用景语作点缀,其作用大致有二:一种是用典型的景象打动对方,例如丘迟的《与陈伯之书》中写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就有引起对方故国之思,促其早日归顺朝廷的作用。另一种是借景物烘托写信人的心情,例如六朝人伪托的《李陵答苏武书》,其中“凉秋八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这一段,就有力地烘托了写信人独居塞外、不得归国的凄苦心情。
由此可见,书信中的景物描写也是有意而为,是服务于书信的宗旨的。至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的宗旨如何,因不见原信全文,难以臆断;如果仅就现存的这个片段的而言,其要领当在“鸢飞戾天”两句上,其宗旨可能是自明本志,也可能是对朋友婉言相劝,希望他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小松鼠、小兔子与狮子大王
- 老鹰捉小鸡
- 日记一则
- 日记
- 洗碗
- 一次惊喜
- 日记
- 桔子
- 日记
- 洗手绢
- 快乐的一天
- 妈妈的爱
- 日记
- 日记一则
- 有趣的实验
- 对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探索
- 谈高速公路隧道火灾及其应急措施
- 音乐和文学的比较、碰撞与谐和
-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与管理问题的探讨
- 论吉他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可行性
- 浅谈中学音乐课中的研究性学习
- 浅谈儿童古筝教学
- 如何培养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创新能力
- 贺绿汀音乐的民族性及其社会意义
- 土库曼斯坦留学生汉语声调发音的训练策略
- 《阿贝格变奏曲》的创作特点
- 对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探索
- 原生态民歌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 分析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道路
- 电脑音乐与MIDI音乐的研究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2
- 《一分钟》教学设计1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2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1
-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 《日月潭》教学设计与反思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
- 《一分钟》教学设计2
- 《看雪》教学
- 《一分钟》教学设计4
- 《雷雨》教学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与反思
- 《葡萄沟》教学设计与反思
-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 《坐井观天》教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