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1
《马说》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目标】
1、能够熟读并背诵课文,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本文托物寓意的方法,挖掘文章的现实意义。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出示图片)以刘翔和他的教练的关系导入,引出课题《马说》。并以问答的方式介绍“说”这种文体。
二、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听录音,注意字音、语句的节奏、停顿、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3、教师纠正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误读字词,并让学生进行精读。
4、学生齐读课文。
三、小组合作学习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小组合作解决自学中的问题,教师巡堂指导。
四、研讨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主旨,体会作者情感
1、班级学习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提出本小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2、教师出示问题组:
“千里马”不遇伯乐有怎样的遭遇?
形象深刻地讽刺“食马者”的语句有哪些?
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联系现实
学生选感兴趣的话题:
话题1:假如你是“千里马”,但是没有“伯乐”赏识你,你会怎么做?
话题2:假如你是“伯乐”,你怎么样发现“千里马”?
话题3:当今社会,“千里马”一定要遇上“伯乐”吗?
六、总结全文
1、学生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2、教师小结全文。
七、背诵竞赛
八、结语
【教学反思】
在我校的新秀课竞赛活动中,我选择了《马说》和学生进行交流。一节课下来,学生说学得快乐,我的心情也有几分的舒畅。
第一,采用以刘翔和他的教练的关系导入,引出课题《马说》,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给课文教学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导语成了这节课的一个亮点。
第二,在课文的朗读上,从字音、语句的节奏、停顿、轻重音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初步感知课文,将学生引入到课文情感的波涛,从中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文中作者的情感,“读“可以说也成了这节课的一个亮点。
第三,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还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所以这节课的“小组合作学习、研讨问题”和“拓展延伸、联系现实”这两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很主动、很积极,讨论也很热烈,我也不是清闲地旁观学生的学习,而是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状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他们学习,如何鼓励他们更积极地思考,更热情地探索,充分展现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性。这也可以说这节课的一个亮点。
总的来说,从教学的全程来看,全课的教学思路还是比较开阔的,步骤比较明晰,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较充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也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感觉到不足的是:在学生听了录音朗读后,让学生比较自己和朗读录音不同的时候,没能及时地引导学生在字词方面的比较,而只是注重了在情感方面的引导;还有在“拓展延伸,联系现实”这个环节中,时间把握不够好,让学生讨论拖延了一些时间,造成“背诵竞赛”这个环节的时间过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帮助
- 威风的喷火龙
- 我学会了包饺子
- 自我介绍
- 圣诞老人的礼物
- 我教你做杯子
- 赞美小雨点
- 神奇的皮卡丘
- 我学会了买东西
- 快乐
- 我学会了滑冰
- 我学会了画画
- 我学会了打板羽球
- 盼望着春天的来到
- 我学会了蛙泳
- 浅谈4C营销理论在吉安市房地产市场营销中的运用(1)
- 精准营销在旅游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研究(1)
- 论精细化电力营销管理(1)
- 鲁迅小说《伤逝》的虚空的艺术性
- 试论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之构建(1)论文
- 论“笛”在唐诗中的意象的理念
- 试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思想内涵
- 社会主义与创新
- 浅析香港回归前后司法制度之异同(1)论文
- 中国画的中和美的方式
- 有意味的形式与当代艺术的关联
- 浅谈杂技艺术的包装与舞台呈现
- 论我国诉讼制度中的司法鉴定(1)论文
- 证券经纪业务市场细分及营销策略(1)
- 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1)论文
- 《画家和牧童》 趣闻故事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考点练兵2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考点练兵1
- 《画家和牧童》 重点问题探究
- 《画家和牧童》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画家和牧童》 教师语录
- 《我为你骄傲》 教师语录
- 《画家和牧童》 考点练兵1
- 《画家和牧童》 教案讲义2
- 《画家和牧童》 考点练兵2
- 《画家和牧童》 教案讲义1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趣闻故事
- 《画家和牧童》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画家和牧童》 重难点分析
- 《画家和牧童》 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