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9
诗圣的兼济情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首先点明季节、天气,一个“怒”字,将风拟人化,接下来用“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等动词,描写风势之猛,风力之大。秋风破茅屋,是诗中叙写的中心事件,也是借以抒情的基础。从风入手,紧扣风与茅的关系行笔,因风大而茅飞,由茅飞见风势,既点明题意,又为下文写群童抢茅、屋破漏雨作了铺垫。
第二节五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写顽童抢茅场面,是第一节的发展和补充。呼群童为“盗贼”,全出于惜茅而非恨童。诗人跌跌撞撞追不上茅草,口干舌燥喊不住群童,无可奈何,只有归来倚杖叹息。矫捷灵活的儿童与衰老无力的诗人的冲突,更显出了诗人爱茅如命的心情。
第三节八句:“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写屋漏又遭连阴雨的苦况。黄昏时分,风定云黑,秋雨骤降。入夜,陈旧的布被冷硬如铁,睡相不好的孩子把被里蹬烂了,茅飞屋破,雨漏如麻,床头又冷又湿,令人无法入睡。眼下的狼狈处境,使诗人想起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一家人的遭遇,使诗人想起天下无数人的疾苦。辗转难眠之际,一贯忧国忧民的诗人推己及人,唱出了这首歌行极为感人的“尾声”。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长句联翩、激情澎湃的末节诗,是诗人从切身的痛苦生活体验中产生出的美好愿望。在前三节叙事写足了茅屋为秋风所破的苦况之后,末节诗展开想象,联想抒情,拓宽境界,翻出新意,揭示主题。诗人没有局限于个人的不幸遭遇,而是通过自己的苦难,想到天下寒士的苦难,进而通过诗歌展示社会和时代的苦难。诗人表示,甘愿舍弃自己的一切,来换取大多数人的幸福。这种从切身的磨难煎熬中升华出来的深广人道同情,崇高牺牲精神,博大兼济情怀,是人性中最为美好的部分,也是杜甫诗歌最为感人的地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从中得到了启发
- 我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 小兔种萝卜
- 柳絮飞呀飞
- 精彩的吹气球比赛
- 夏天的颜色
- 我的妈妈
- 寻找春天的脚步
- 袋鼠相扑
- 不结桃子的桃树
- 我的哥哥
-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 小猴做推车
- 爬山
- 谁和谁好
- 党在抗战时期关于历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拯救灵魂的天籁
- 论析公共政策与公民参与:价值、困境与对策
- 浅析执政党的个体道德
- 论农民的土地私有财产权保护
- 论微电影之“微” 转向
- 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 试论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的完善
- 论影视作品中钢琴音乐的实用性
- 分析外语影视欣赏与外语学习概述
- 《与您相约》节目的编排与策划之探讨
- 电影与音乐的互动及联姻
- 浅论村委会选举的法律对策
- 浅谈坚持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制度
- 韩国真人秀节目的模式特点
- 《爷爷和小树》教案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 《四个太阳》教案
- 《影子》教案
- 《阳光》教案
- 《静夜思》教案
- 《王二小》教案
- 《小熊住山洞》教案
- 《秋天的图画》教案
- 《画》教案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案
- 《影子》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要下雨了》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