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美丽的小路》教后感
在学习第11课《美丽的小路》(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之前,我结合学生的学情认真地备了课。特别是识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借助以前学过的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这一课的生字可以用多种方法来分类识记: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积”“袋”“辆”“净”“怪”“慢”(在《语文园地二》的“展示台”活动中我了解到学生在动画片中已经认识了“圣”和“曼”);用熟字减偏旁的方法识记“先”(选);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记“推”(堆、谁);“干”和“赶”这两个生字可以对比记忆;而“鹿”字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从鹿的样子到“鹿”字的小篆,再到它的楷书的演变过程来记忆字形。
一上课,我就直接导入板书课题,一边写一边想,这节课学生一定能把生字记得很牢。写完后我刚要让学生齐读课题,就看见有几个同学举起了手,还有一个同学用手指着黑板。难道我写错字了?我回头一看,果然我把“美丽的小路”写成了“美丽的小鹿”。肯定是我课前脑子里光想着“鹿”字的演变过程,才会下意识地写成这个“鹿”。
“鹿”和“路”同音,但形和义都不同。何不趁此机会让学生学会区别同音字?
于是,我故意问道:“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牟婧聪同学起来说说。”
“老师,你把‘鹿’写错了,不是这个‘鹿’,应该是那个‘路’。”
虽然我也明白她的意思,但我故意问:“哪个‘路’呀,我听不明白。你能说得更清楚些吗?”
看着她紧皱的眉头,我示意她坐下,然后对同学们说:“谁能帮帮她?”
纪东兴马上站起来,他一边指着黑板一边说:“老师,你写的这个‘鹿’指得是一种动物,比如‘长颈鹿’的‘鹿’就是这个字,课文题目上的‘路’应该是‘道路’的‘路’,‘马路’的‘路’,因为路是用脚走出来的,所以它的左边有个足字旁。”他一边说着还一边做着走路的动作。
听到他如此详尽而清楚的回答,我满意地笑了,指着题目上的“鹿”字,说:“同学们,李老师把脚下走的‘小路’写成活蹦乱跳的‘小鹿’真不应该。”我把题目上的“鹿”字改成“路”,接着又在黑板的一边将这两个同音字写上:“同学们,这两个字读音相同,但是所表达的意思却不同,而且从字形上看,也不同。‘路’是用脚走出来的,所以它的左边有个足字旁。而‘鹿’字则是由它的样子演变来的。”说着我提前播放了“鹿”字的演变过程,学生们兴趣十足地观看着,记住了这个生字。
看到同学们已经记住了这两个字,我接着予以总结:“同学们,像这样读音完全相同但字形和意思都不同的字就叫同音字,如果不会区分的话,就会向老师那样写错别字。我们真应该感谢纪东兴同学,他不但帮老师改正了错字,让我们记住了这两个字的不同,还教给我们区分同音字的方法,那就是从字形和意思上来区分。”
从那以后,再碰到同音字的时候,学生们总能自觉地进行区分,还有的将碰到的同音字贴到课外识字本上并组词。没想到我的一次误笔,竟能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学会了注意区分同音字。有时我们老师会在课堂上出现一些小错误,我们不但要正视这些错误,还要充分挖掘它的价值,说不定它就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鬼灵精"小弟
- 我家的专业户
- 今天我当家
- 我的乐趣
- 我的虫弟弟
- 短文三篇
- 我的同学夏妩
- 吃相大搜索
- 互联网蛙
- 她就是我
- cuc星球厉险记
- 我的爷爷
- 师恩难忘
- 华山论“剑”
- 妈妈
-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抓住汉字特点进行汉字教学
- 用开放理念引领高师现代汉语教学,提高师范生语言素养
- 初二物理激励性教育初探
- 任务型教学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交际文化”
- 汉语教师在专业领域发展其教学知识的研究
- 促进学生感悟的策略
- 浅论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 汉语专业语言类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初探
- 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技巧探究
- 成语里的古汉语知识
- 浅谈汉语中数字的翻译方法
- 汉语词汇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
- 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 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刍议
- 《世说新语》 教案示例
- 《比尾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二)
- 画
- 《四季》教学设计
- 《树林和草原》学习方案设计
- 《海燕》教学设计5
-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3
- 《海燕》教学设计
- 《回忆我的母亲》创意
-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一)
-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三)
-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2
-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
- 《劝学》 教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