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文体知识:演讲稿

文体知识:演讲稿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文体知识:演讲稿

一、演讲稿的性质及其应用

演讲稿也叫演说词,它是在群众集会上或会议中发表讲话的文稿。

演讲稿是进行宣传和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

由于演讲是面对面进行的一种宣传教育和交流形式,它能使演讲者和听众在时间、空间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以是很富有说服性与感染力的。从近一个时期李燕杰、张海迪、曲啸等同志启迪人们心灵的演讲,使广大青少年在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就可以看到这种宣传教育方式在我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演讲,不是随便说说,要有所准备,写出好的演讲稿是获得成功演讲的基本保证。了解演讲稿的写法,能写出好的演讲稿,并善于演讲,这是在各个岗位上工作的同志都应该具有的一种能力。

二、演讲稿的写作要求

1、要了解对象:

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我们写的演讲稿是讲给什么人听的,要讲些什么,必须首先明确原则。不看对象,无的放矢,演讲的效果是不会好的。写演讲稿首先要了解对象,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要了解听众是哪些人,他们的思想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状况等,这是一般的了解。另一个是要了解听众的心理、愿望和要求,特别是他们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是更为深入的了解。只有掌握了这一些,才能确定讲什么和怎么讲,才能写出有针对性的演讲稿。这样的演讲稿,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听众愿意听的,能够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李燕杰在谈他的演讲的体会时说:“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我想,如果我们能摸到青年人的脉搏,在帮助他们的时候,就可以做到‘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他是成了青年人的知心朋友,对青年人的心理是透彻了解了的,所以难怪他的演讲会受到青年人那么热烈的欢迎。有许多青年朋友听过他的演讲被激发起强烈的革命热情,积极投身到四化建设中去。

2、主题要鲜明:

写演讲稿同写文章一样,一篇演讲稿也要有个主题,而且这个主题要鲜明。一篇演讲稿要有个主题是指演讲的内容要有一个中心,一个明确的观点,主张什么,讲什么道理要清清楚楚。主题的鲜明是指演讲稿的全篇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说理,努力使这个中心鲜明突出,这样才能使听众得到深刻的印象。如周恩来的《在上海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是针对鲁迅逝世十年后的中国政治局势而发的。鲁迅逝世前,中国打了十年内战,然后由内战进入抗日战争。当时抗战胜利了,鲁迅逝世“整整十年了”,而内战仍在进行。人民希望中国和平、民主、独立、统一,而国民党反动派却仍然要打内战。全国人民都对中国的严重现实担心和忧虑。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周恩来同志在这篇讲话中明确地从鲁迅对内战和抗战的态度说起。他指出,反对内战,反对侵略战争,不能坐视和乞求,而必须起来进行斗争。鲁迅生前所希望的抗战,“在人民努力之下实现了”,而今天,鲁迅“所诅咒的内战仍然还存在”,“但人民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解决中国的和平民主统一的问题。”这篇演讲针对性是很强的,而且主题明确,全篇紧紧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议论、说理,所以这个主题又表达得十分鲜明突出。

3、例证要动人:

上面谈到了,一篇演讲稿只有主题是不够的,主题还必须鲜明。主题的鲜明不是经过作者对主题的反复申说,一再强调可以达到的,而是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以动人的事例来展开说理,这才能使我们要讲的主题在群众的头脑里鲜明起来,留下深刻的印象。

李燕杰在《有关演讲问题答青年朋友问》一文中深有体会地讲了这个道理。他说:“一篇演讲稿,如果只有几条抽象的道理,是永远也不会生动的;不生动的演讲怎能吸引听众呢?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搜集、选取生动的例证,包括正面的、反面的例子。我选用的例子时,曾对自己提出过一个标准:选用古代仁人志士的例子,一定要感动自己,如果没有使我受感动的,我绝不讲;选用当代先进人物事迹的例子,我没有接触过的,基本上不说,尽量做到在有了自己直接感受的基础上,才能把它写到演讲稿之中。这样,演讲时才可能生动感人。”这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的确是这样,我们听讲,都不喜欢听干干巴巴的说教,空讲大道理的演讲是收不到好效果的。

“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是我们祖国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代表,她的事迹是激动人心、无比感人的。但是我们之所以受到深刻的教育与感染,主要还是由于听到她那极其动人的报告《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许多报导她的文章在这感人的报告前都显得黯然失色,这不是说那许多作者没有写作才能,而是张海迪特别善于从她所经历的极其不平凡的生活中选取最为感人的事例来说明如何理解人生的意义和顽强奋斗、锐意进取,实现为祖国作出贡献的伟大理想。从演讲稿写作的角度来研究她的报告,也会深受启发的。

4、感情要深厚:

演讲稿有深厚的感情,才能打动人、感染人,才能有鼓动性和教育作用。克鲁普斯卡娅在回忆列宁时指出:“伊里奇曾教导我们说,一个鼓动家就应善于对群众讲话,善于用自己的热情之火激动群众。”列宁着重强调了以无比深厚的感情,激动群众的重要。当然深厚的感情来自于演讲者爱憎分明的情感。没有强烈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的感情,在演讲中是表达不出这种感情的。但是,有了这种感情,在写演讲稿时还必须在表达上注意感情色彩,把说理和抒情结合起来。对整篇演讲稿来说,往往是既有冷静的分析、富有哲理的概括,又有热情的鼓动、感人的抒情。是既有所怒,又有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爱,在演讲中抒发出来,使听众与演讲感情交流,思想沟通,激励人们努力前进。

我们看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开头的一段:

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我们大家感到非常的高兴。今天能够举行这样一个在我国科学史上空前的盛会,就清楚地说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肆意摧残科学事业,迫害知识分子的那种情景一去不复返了。科学技术工作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怀。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工农兵群众,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活动。青少年中,出现了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新风尚。一个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热潮正在迅猛兴起。在我们面前展现了光明灿烂的前景。

这段文字的开头,作者表达了对大会召开的无比欣喜之情。而后,他慷慨断言,四人帮摧残科学事业,迫害知识分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接着,作者又充满深情地描绘了当前科学春天到来的大好形势和展望了光辉灿烂的美好前景。这短短的几句话,都充满了作者──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爱憎分明的情感。

5、结构要清晰、完整、迭宕、灵活:

演讲稿的结构,是指怎样把要讲的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的问题。一篇演讲稿,短则几百字,长则几千字,甚至上万字,要讲好多道理,使用好多例证材料来展开主题,怎样把它组织得既清晰又完整;既迭宕又灵活这是个很需要动脑筋思考的问题。

⑴清晰:

所谓清晰就是层次条理要清楚。听演讲不比读书,没看明白的地方可以翻回来再仔细统味一下。特别是读文章是靠视觉接受信息。作者写文章可以用大小序码、标题、分段、分节把层次条理显示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一篇演讲稿要用嘴讲出去,若不注意层次条理,就会使听众难于把握,理解不了你要表达的意思,甚至困惑不解,也就不听了。

富有层次条理的清晰表达,不但能使听众容易理解,而且往往能把他们带入到积极思考中去,使他们能和你一起,同步地将思考深化。可见,清晰地组织观点材料是多么的重要。

⑵完整:

所谓完整就是演讲稿也要写得有头有尾,也有中间的铺陈展开部分,这才合乎格局。

①开头:

演讲稿的开头同文章的开头一样,它的写作是个重要问题。演讲稿的开头,要讲出全部讲话的要领,使听众能先有所了解。还要注意到造成一种气氛,控制住听众的情绪。有的同志讲要力求“镇场”,使听众全神贯注于演讲者。

一般说来,演讲稿的开头,除了对不同的听众要加上各种不同的称呼之外,开头一句就要开门见山,接触讲题,概括提出全文的主要内容,说明演讲的意图,以便于听众能抓住要领。例如张海迪的自述演讲《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的开头:

我今年二十八岁,在山东省莘县广播局工作。几年来,不少人问我:“海迪,你是怎样对待人生的,是什么力量支持你开拓生活道路的呢?”生活的实践使我体会到: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要使自己的一生有意义,就要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光和热奉献给人民。

这是个自述报告,开头一句作者先作自我介绍。接着,就提出讲题。作者提出讲题是很巧妙的,她是以一问一答形式提出的。这样提出讲题比“直陈”好得多,能造成一种引人的气氛,唤起人们的思索,有助于控制听众的情绪。

②中间:

这是演讲稿的主体部分。这个部分要展开主题,或者层层深入来讲,或者从几个方面来谈。无论怎样讲法,都要注意到必须集中于一个中心,这样能使听众得到的印象深刻。把话讲散了,零零碎碎,会使听众印象模糊。

张海迪的《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阐述人生意义的讲题是从这四个方面来讲的:“虽然我不能像健康的青年一样,可我一定要用双手为祖国描绘美好的图画。”“我的腿虽然失去了功能,也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只有在为他人服务时,我才真正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发现了人生的价值。”“对知识和生命渴求的热望,使我不甘于落伍。”作者从这四个方面展开议论,而集中回答了人生的意义应该是:刻苦自励、顽强地学习,百折不挠为祖国、为人民作出贡献。这篇演讲稿的结构从大的方面来看,各个部分是紧紧围绕着主题展开的。

从每个部分来看,夹叙夹议,在陈述动人的事例中表达了她对人生意义理解的崇高思想。观点和材料是极其和谐完美地组织在一起。

③结尾:

演讲稿的结尾也如同文章的结尾一样,要对全文有个收束。为了使听众能对全部演讲的内容有个清晰、完整、深刻的印象,在演讲的结尾,有必要把主要的内容加以概括,作个小结。

好的结尾能给听众以信心,以力量,使他们充满战斗的激情,受到巨大的鼓舞。张海迪演讲稿的结尾就具有上述特点,而且写得十分别致。

有不少青年朋友来信问我最近的生活情况。我现在生活得很充实,也很愉快。这是因为,在学习和工作的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马克思说的斗争就是幸福的涵义。紧张的学习和工作对我来说是最大的乐趣。如果说我现在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话,那就是时间太吝啬了。

现在,我经常想,在生命的里程中,自己做得太少了,太少了。我总是想把一天当作两天用。只要心在跳动,我就要努力工作和学习,顽强地与疾病抗争,用生命的火花照亮通向美好未来的征程。

邓拓的著名散文《生命的三分之一》,从如何珍惜三分之一的“业余”时间阐述了生命的意义。张海迪不满足的也是时间的吝啬,总是想把一天当两天用。青年们就应该如此地对待生命,这个结尾的含义是多么的令人深思,多么的深刻。

⑶迭宕:

所谓迭宕,是演讲稿要写得有张有弛,有起有伏。这同写文章一样,写文章最忌平铺直叙。平铺直叙会使听众感到单调乏味。据心理学家的调查,认为人们听讲时的注意力,每隔五至七分钟时间就会有所松驰。所以,每隔这么长一段时间使演讲的内容有所变化,有张有弛,有起有伏,以唤起听众的兴趣,维持他们注意力的集中是必要的。

当然,演讲还可以凭声调的抑扬顿挫和势态语来增强上述表达的效果。不过,从内容的材料安排上注意到迭宕变化,则是根本的,是决不可忽视的。

⑷灵活:

所谓灵活,是指使用演讲稿演讲,怎样随机应用它的问题。演讲这种面对面传达信息的形式,能使演讲者随时看到听众的表情反应、心理变化,这就有利于随机调整演讲的内容。对听众感到疑惑的,要多做说明;对听众不能接受的,要加强说服;对听众已经觉得满意的,适可而止,有的同志说,会场情绪一般,可以按时结束;会场情绪良好,可以适当延长一点时间;会场气氛不好,可以提前结束。类似这些,在写演讲稿组织材料时都必须考虑到,使写出的演讲稿能缩,能伸,能随机应变,灵活调整变化。

6、语言要通俗、生动:

演讲稿虽是文稿,但它是供演讲用的。写演讲稿要用演说语体,特别是要注意通俗、生动。

⑴通俗:

演讲是给人家听的。凡是讲给人家听的,就要让人家听清楚、听明白。因此,演讲稿在语言表达上首先就要注意用群众易懂的语言,做到通俗易懂。列宁在《社会民主党和选举协议》一文中说:“应当善于用简单、明了、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应当坚决抛弃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外来的字眼,抛弃记得烂熟的、现成的,但是群众还不懂的、还不熟悉的口号、决定和结论。”这是列宁强调了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话,这才能为群众接受,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好的演讲是通俗易懂的,它也为广大的群众所欢迎。

⑵生动:

演讲稿在表达上还要生动。能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把概念的东西形象化,讲得有声有色,能使听众不感到枯燥乏味,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这要从下述几个方面努力:

①朴素:

郭沫若说:“要使文章生动,我想少用形容词是一个秘诀。”的确是这样,话要讲得生动,就得少用形容词,说得朴素一点。堆砌华丽的词藻,使用一些流行的,甚至过时的套语,是人们最讨厌的。

②形象:

使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和讲道理,能增加演讲的生动性,听众既乐于听而又容易理解。好的演讲总是注意到运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的。

③幽默:

幽默是一种影射、讽喻、双关的修辞手法,在引人发笑中揶揄了生活中的错误。在演讲中适当地运用幽默的语言,能增加演讲的生动性,引起听众的兴趣。

④警句:

警句是包含哲理、警策动人的语句。善于创造出警句,或运用现成的警句,能增添演讲的生动性,并发人深思,产生激动人心的效果。许多成功的演讲,在语言的表达上都是很注重运用警句来加深说理和鼓舞斗志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们为什么要学中文
最喜欢的运动明星
品安全英语作文
为环保献计策
教师节那一天
什么样的房子?
你自己
我的快乐童年
顾老年人的机器人
运动员拿高薪的看法
周围的邻居
展望我的未来
视和我的家庭
朋友
如你挖到了古董
强化机关党的建设之我见
乡镇党委严肃换届纪律实施意见
文艺演出拉赞助企划书
电力业呼叫中心创立处理方案
群众满意窗口服务单位创建活动工作规划
建立劳动争议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实施意见
三区目标促进党委工作新阶层
旅游景区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意见
县财政局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
糖尿病管理方式推行项目执行方案
食药监局强化底层建设的实施意见
市电力体系监控方案
市区广电党建联创建议
2011年度创建市级文明单位规划
2011年信访工作要点
对电视栏目片头制作的艺术性思考
透过符号学解析韩剧风靡的原因
加强新闻编辑的科学素养的途径创新
浅谈电子商务合同的若干法律问题(1)论文
浅探婚外性行为类型及其法律后果(1)论文
论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的娱乐化
研究高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法律责任(1)论文
浅探民事诉讼的共同诉讼(1)论文
论环境侵权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1)论文
寻求电视电影可持续发展战略
电视字幕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
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及其编辑的技巧探讨
浅谈网络电视与传统电视的关系
电子商务时代完善我国《合同法》的几点思考(1)论文
电视连续剧《知青》中体现出的传统鲁剧上的突破意识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2
《看雪》教学设计2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5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2
《北京》教学设计2
《称赞》教学设计5
《欢庆》教案设计
《看雪》教学设计2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3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4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看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难忘的一天》教学实录2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二课时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