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9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在学习中理解小说以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及广阔的自然风景和社会场景。了解故事情节,培养概括基本内容的能力;理解作者以独特的少年视角,揭开永恒诗意的成长历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自主快速阅读的方法,整体感知内容,运用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梳理要点;在读中质疑、探究,完成人物形象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作品对生活真实而艺术的反映。了解孤独感的产生极其表现。
【教学方式】
1、计时浏览快速阅读。
2、利用课题巧解主旨。
3、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4、讨论合作的教学方式。
【教时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曾经感受过孤独吗?可以说,孤独是一根尖锐的针,常常刺痛我们脆弱的心,让我们难以忍受,孤独也是一朵鲜花,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显得更加灿烂。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孤独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体会孤独带给人的滋味。
二、检查预习情况
1、作者简介。
2、《草房子》内容及获奖情况。
3、小说的三要素。
三、学生自主快速阅读课文
回答:
1、说说小说的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3、小说有哪些环境描写?
四、品读课文。学生合作探究
1、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主要是抓住人物的心理,请找出刻画杜小康心理活动的语句,想想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2、找出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语句,想想环境描写在本文的作用。
五、学生回答,师展示课件
六、师小结
七、讨论回答
1、结合杜小康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的心理活动,说说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2、你是怎样理解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的?
八、思考回答
这个故事告诉了人们什么?
九、师小结
通过写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随父背井离乡,到偏远的芦苇放鸭的故事。赞扬了他在生活上能吃苦、在精神上能耐住寂寞的顽强毅力;同时告诉人们人生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中锤炼,在寂寞中磨练,这样才能长大成人。
十、作业
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或多或少的感受过孤独,在你的记忆中,哪一次经历的“孤独”让你印象最为深刻。把它写出来,让大家体味一下你的“孤独之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荡秋千
- 我的自行车
- 二氧化碳汽车
- 我家的菊花
- 庆祝游园
- 《南辕北辙》新编
- 《我的家乡》
- 战国二雄
- 《坐井观天》后传
- 童年
- 我是书本
- 乒乓球大战
- 快快长大
- 菊花
- 荆 楚鱼 糕
- 论犯罪构成与犯罪既遂的关系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谈公民的法律意识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析贿赂犯罪_法学理论论文(1)
- 体罚学生现象和法律问题研究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合同法违约责任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格式合同的若干问题_法学理论论文(1)
- 城市郊乡房屋产权登记法律问题探索_法学理论论文(1)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浅析_法学理论论文(1)
- 关于判决、裁定罪拒不执行的几个问题_法学理论论文(1)
- 侵占罪若干问题研究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析违约责任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析商业秘密的认定与法律保护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析正当防卫中防卫过当的情形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议不起诉的性质及其适用范围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现途径_法学理论论文(1)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
- 《丑小鸭》教学设计
-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
- 《日月潭》教学设计
- 《葡萄沟》教学设计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 《画风》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 《称象》教学设计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 《雷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