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8
《唐雎不辱使命》说课设计
一、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指导下的九年级上册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二、教学目的及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精神:九年级语文教学让学生认识历史著作的同时,受到古人的智慧,勇气和节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励。积累一定的文言词语。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的教学目的是:
1、积累一些具有凛然正气的布衣之士的事迹。
2、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
3、培养学生运用对话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刚正不阿的精神。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把握重点字词,理解文章内容,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弄清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教法
根据新教材的特点,目的及要求。在学习了全面推广的“洋思经验”之后,我采取的课堂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即:学生根据本课学习目标,先自学课文,在与学习伙伴合作学习,达到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我通过检查,找出学生学习的差距,找出学生的凝难,困惑。通过师生讨论和讲解完成本课学习任务。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利用各种媒体,广开语文资源,搜集一些具有凛然正气的布衣之士的事迹,继续培养他们搜集资料的能力。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领会课文内容的方法。
这样的教法和学法,体现了新教材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的过程中,交给方法,养成习惯,培养兴趣,提高能力,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四、教学思路
根据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原则及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我准备用2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
引导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第一段。其方法是:
1、激趣,引入,解题。引导学生说说,对秦王,唐雎,安陵的认识。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注释,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注意做到有感情。
3、学习本文的重点字词。
4、学习课文第一段,弄清楚故事的主要人物发生的背景。
第二课时:
理解课文,掌握文章的写法,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下面着重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分以下六步进行:
第一步: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史书的体例。复习本课文言词语。这一过程大约需要4分钟。
第二步:
出示学习目标。这一过程需要1分钟。
第三步:
组织学生自学,这一过程需要8分钟让学生边读边想,圈,点,勾,划。抓住重点词句,领会课文内容,找出自己的疑难点。
第四步:
检查自学成果,组织学生讨论,释疑解惑,这一过程大约需要18分钟。首先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内容,展示媒体画面。给学生创设声音,图画交融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围绕课文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接着,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提问,互动式的理解课文,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在思考,在发问,在质疑,在探究,丰富了课堂形式,极大的挖掘了课堂潜力。教师在引发学生思考,在组织学生讨论,在点播学生思路。
第五步:
结合板书,总结课文内容,这一过程大约需要3分钟。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部分回到整体。
第六步:
当堂训练2005年全国中考部分省市试卷中《唐雎不辱使命》的课标试题,这一过程大约需要11分钟。
到此,这一课时的教学结束。我这样设计教学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2、重在引导学生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读,说,演,做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现,动口,动手,动脑,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充分发挥多种媒体教学作用,创设愉快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外公——我的好朋友
- 向家道谢
- 奶奶
- 我的爸爸不是伟人
- 两个“力力”
- 世界有爱才完美
- 我家老爸
- 我的爸爸
- 我的朋友
- 我的好外婆
- 我的座右铭
- 我的妈妈
- 我
- 妈妈,我还愿意做你的女儿
- 挣明天
- 社会保险医疗基金的控制与监督
- 独立审计现行审计委托模式弊端分析
- 建设项目概算审计的几点思考
- 积极开展效益审计发挥内部审计的特有职能
- 民间审计在环境审计中的定位分析
-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及我国的理性选择
- 审计风险的实证研究
- 浅谈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的重点及方法
- 试论加入WTO对我国政府审计的影响
- 浅论计算机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要求
- 重视培养和强化创新审计职业思维
- 企业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
- 浅论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 高校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 我国自然资产审计问题探析
- 《归园田居》赏析
- 《诗四首》教法指引
- 《渡荆门送别》赏析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赏析
- 《湖心亭看雪》课内语段阅读题
- 《湖心亭看雪》课外语段阅读题
- 《渡荆门送别》赏析
- 《使至塞上》分析
- 《湖心亭看雪》课时训练
- 《湖心亭看雪》基础知识题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的人生乐趣
-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 《游山西村》赏析
- 《湖心亭看雪》同步达纲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