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诗两首》写作特色

《诗两首》写作特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诗两首》写作特色

一、《我爱这土地》写作特色

1、用象征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形象,形象地表达出深挚的感情:

“土地”可以看做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河流”“风”可以看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黎明”可以看做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的象征。

2、内涵丰富的意象:

诗人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并运用一系列意象表达歌唱的丰富内涵。“土地”为什么是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河流”何以是悲愤的,“风”又怎么会激怒?读着这些诗句,人们不能不想到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正遭受的苦难,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而“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则让人看到了解放区的勃勃生机,抗战胜利的光明和希望。

3、巧妙的抒情方式:

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诗人将鸟优美动人的音色同诗人的歌唱联系起来。特别是将死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种本属于自然被动的结局,也写成了主动的追求,更加真切地表现了诗人的献身精神,使诗的境界更为深邃博大。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前八句充分地积蓄感情,把涓涓细流汇聚到感情的水库里。而最后两句诗便是感情的闸门轰然打开,洪流冲激而下。这两句诗多少年来,不断地为人们所引用,所默诵,成为人们传诵的名句。

诗人还不断转折和强化自己的感情,以便久久地拨响读者的心弦。人非鸟兽,不言自明,此诗偏以“假如”开头,这是第一层强化。谁不知道鸟声优美清脆,此诗偏以“嘶哑”来形容,这是第二层强化。接下来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观的长句,可以说是第三层强化。正当读者为诗人不断的歌唱──被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所吸引时,没料到诗篇陡然来了一个大的转折,一个破折号之后突出“我死了”,让身躯肥沃土地,于是,生前和死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的执著的爱,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念兹在兹,至死不渝!

4、善于用“的” 字和使用形容词、修饰语:

艾青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这是艾青的自由诗创作不同于其他自由诗作者的一个重要特色。《我爱这土地》自然也不例外,试看诗人在“土地”“河流”“风”“黎明”这样的中心词语前面特意加上的“悲愤的”“激烈的”“温柔的”等许多修饰语,就不难窥见其中的奥秘了。

二、《乡愁》的写作特色

语言充满美感: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词,选取了代表漂泊、隔离、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抽象的难以捕捉的恋国思家的乡愁,体现了选择的意象美。

“枚、张、方、湾”这些量词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这些时间词不露痕迹地表示出时间的变化、情感的步步增强。它们都充满了变化美。

“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些叠词以及“乡愁是……”这一句式增加了句子的诗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体现了音乐美。

“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些方位词,自然显示了空间的隔离,反复使用营造出一种字字关情,琅琅上口的韵律,体现了节奏美和整齐美。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四兄弟的对话
妈妈,请您拯救地球
续写《鹬蚌相争》
秋天的校园
发生在文具盒里的故事
续写《鹬蚌相争》
爱我铁中
人间到处见真情
一朵香花
一件不该发生的事
记我童年生活中的一个人
过年了,喜洋洋
美丽的秋天
我想对妈妈说
海边
关于我国职业教育浅析
关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比较分析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浅析
论电力类高职高专院校特色学报的建设
关于信息时代下城市公共设施设计
浅谈高职涉外旅游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研究
关于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方向分析
论可转位刀片选用的几点意见
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先进思想道德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普通高校中开展健身瑜伽课程的必要性研究
关于广州市普通高校开设瑜伽课程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体育行业工会组织与运动员阶层的兴起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滑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关于运动心理学在残疾人体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浅析职业教育英语教学
《笋芽儿》教学设计之二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泉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笋芽儿》教学设计之一
《泉水》教学设计之二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之四
《泉水》教学设计之三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之二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之三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之一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七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A、B案)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五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