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6
《曹刿论战》教后记
《曹刿论战》讲完了,下课后刚坐到办公室桌边就有学生来问:“老师,你说为什么在战场上堂堂的鲁庄公就那么听曹刿一个人的话呢?”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新颖,但又一时语塞,只好答应他等老师研究研究再回答,学生松松爽爽地回去了。回想自己授课,侧重于对曹刿才智和作战中成败因素的分析,对学生提出的君臣之间和谐关系的问题却想得很少。于是急忙翻阅资料,找老教师们请教,最终归纳出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庄公并非是个昏君,而是贤主。
在《曹刿论战》中,战前的庄公及其同僚确实“鄙”──目光短浅,在曹刿看来,庄公在政治上是不成熟的,因为他急于进攻,依靠的是贵族近臣和虚无缥缈的神;战后的庄公也胜而不知其原因,处处显得才能有限。那么曹刿又是何许人也?从“其乡人曰”可见他仅是普通老百姓而已,庄公却能接见他,可见庄公的谦虚和对贤能人才的渴望;另外在长勺之战中,庄公对曹刿指挥充分信任,言听计从,说明他是礼贤下士,任人唯能,用人不疑;战后,庄公确不知其胜因,但没有藏藏掩掩,而是为求真理,不耻下问,不因胜利而沾沾自喜。听完曹刿的分析后,更立即拜曹刿为大夫,可以说英雄不问出处。
由此看来鲁庄公当是历史上能知人善任的贤主明君。
其次,曹刿不是狂徒,而是军事家。
曹刿在“齐师伐我”时是出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之心而请见的,但这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因为别人也有爱国心,但未必有敢于谒见的勇气和才能。大兵压境,庄公需要的是有指挥若定才智的能人,所以曹刿的“请见”是有勇有谋的。另外他对“可以一战”的肯定,说明他深谙用兵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战争的决定因素在于民心。尤其是长勺之战中,双方实力相差很大,如果盲目应战,定会吃亏,战争中曹刿却从容镇定,应对自如,可见他是胸有成竹是深谋远虑的,而战后的分析,更是可见他是有非凡谋略的。
这等有才能的人又怎能不受庄公的重用呢?
其三,春秋时期,百家争鸣,能人有锥处囊中、脱颖而出的机会。
庄公和曹刿和谐的君臣关系是那个时代造就的。春秋时期,旧的礼制开始瓦解,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百家争鸣的状态已初现端倪。很多能人都想竭力将自己的思想推销给各国的诸侯并希望获得重用。像孔子、苏秦等都曾竭力将自己的治国思想向各国诸侯推销。甚至出现了像“毛遂自荐”这样的成语故事,所以像曹刿那样以平民之身自荐而受到鲁庄公接见,就显得非常正常了,而庄公对前来求见的能人显示了君主所具有的大度。这样平和的世风也使得他们和谐的关系成为可能。当然,如果没有真正的才能初次的巧舌如簧并不能长久待下去,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最后只会露马脚仓惶而逃或丢去脑袋。曹刿却通过“齐师伐我”这个考验赢得了庄公的进一步信任,所以他的才能脱颖而出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珠海
- 可爱的小狗
- 当同学晕倒之后
- 一见难忘的事
- 自我介绍
- 第一次表演
- 重阳节习俗的由来
- 我的数学老师
- 关爱
- 特殊的马拉松
- 我的同桌
- 鸟儿变少了
- 欢送会
- 我
- 可爱的小狗
- 遗嘱继承法律制度修正完善之我见民法论文(1)
- 对《企业破产法(试行)》的逐条评析(三)民法论文(1)
- 我国用益物权体系的研究民法论文(1)
-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问题研究民法论文(1)
- 从诉权看民事诉讼启动主体的扩大民法论文(1)
- 对《企业破产法(试行)》的逐条评析(四)民法论文(1)
- 论日耳曼财产法团体主义特征民法论文(1)
-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若干问题探讨民法论文(1)
- 《民法通则》“诉讼时效”章之条文要旨与例示民法论文(1)
- 论根本违约与合同解除的关系民法论文(1)
- 婚前财产协议离我们有多远民法论文(1)
- 人身关系”流变考(上)民法论文(1)
- 析劳动合同、雇佣合同和劳务合同关系民法论文(1)
- 商法的精神民法论文(1)
- 完善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几点思考民法论文(1)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风娃娃》教学设计
- 《我选我》教学设计
-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 《王二小》教学设计
-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 《雨点儿》第一课时
- 《古诗两首》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找春天》教学设计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