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兰亭集序》两处注解质疑
新编高一语文选王羲之《兰亭集序》,其中有“引以为流觞曲永,列坐起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句子。课文对“幽情”、“俯仰”两词各注为“幽深内藏的感情”、“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周旋”,笔者以为上两注不确,阐述如下:
先说“幽情”。据《汉语大词典》注,“幽情”有两个义项,一是“深远或高雅的情思”,二是“郁结、隐秘的感情”。那末当时参加兰亭盛会的名士们抒发的是何种情思呢?从今存的兰亭诗看,名士们“或抒写山水游赏之乐,表现山水审美的情趣;或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中国文学史》)。前者如孙统:“时禽吟长涧,万籁吹连峰。”王玄之:“松竹挺岩崕,幽涧激清流。萧散肆情志,酣畅豁滞忧。”诗人在优美的自然中得到了审美愉
悦;后者如王羲之:“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孙绰:“茫茫大造,万化齐轨。罔悟玄同,竟异标旨。”诗人在仰观与俯视当中,领悟到了宇宙的造化神奇,看到了壮阔浩渺的宇宙之美。由此看来,此处的“幽情”宜解为“深远或高雅的情思。”这样的情思配之“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美景,才会让作者“信可乐也”。课文注为“幽深内藏的感情”,又当如何理解?“幽”解释为“幽深”,用来指感情,《汉语大词典》注为“深奥、玄虚”,借此描摹兰亭诗人的玄理是可以的,“内藏”,顾名思义即“藏在内心”的意思,它并不是描述人或事物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而是一个主谓短语。用这个主谓短语来解释这里的形容词“幽”是不正确的,况且“幽”从未有“内藏”之意,去掉它,意思反而更加简洁明了。不过,如上文所述,单用“幽深”一词来解释“幽情”,是不能涵盖兰亭诗人的情思的,或“深远或高雅的情思”个意思才是最准确的表述。
关于“俯仰”,文中有两处。一处是“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课文注为“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周旋”;又一处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课文注为“时间短暂”。这两处“俯仰”义同还是义异?笔者认为义同,都应作“时间短暂”讲。课文这样注的原因,大概是考虑到此句的文意,“人与人相交往,应付周旋度过一生”,“俯仰”用作动词,文通意顺。这样注释小环境是注意到了,但却忽略了本段文意的大环境。此段文意是说人生在世,尽管各人好恶取舍不同,得其所需,就欣欣然忘乎所以,以为人生至此,堪称满足,然而随时光流逝,那些令人欣喜的事物,很快就成了陈迹,只留下无穷感慨而已。何况生命修短随化,终有尽时。这种乐极而来的痛苦,更难摆脱。可以说,整段文字没有谈到“应付周旋”的问题,倒是充满了人生苦短的感慨及对生命的深沉眷恋与执着。
那么,取“时间短暂”之意能不能讲得通?这里关键是对“一世”的理解,如果“一世”解为“一生”,此句之意即是“人与人相处,只是短暂的一生”,显然句意有点别扭。不过,“一世”还有一义,《汉语大词典》注:“一世,三十年。”并引唐权德兴《古兴》诗中句子为证:“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这“就中三十”放在此处,是最恰当不过了。步入社会与人交往,一般是成年以后的事。古人二十弱冠,始为成人,至五十而知天命,人生的黄金时间,不就是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吗?这样说来,此句就可译为“人与人相处交往,不过短短的三十年”。“俯仰”作为形容词,表时间短暂,与句意、段意都不相挬了。查《汉语大词典》及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古文鉴赏大辞典》皆取此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鸟
- 我难忘的一件事
- 查字典
- 观羊
- 自立买东西
- 我帮助了同学
- 下雨也有好坏
- 我爱我的每一天
- 我愿做笼中鸟
- 老师,您是……
- 续写《坐井观天》
- 我的梦
- 串门
- 我开碰碰车
- 奥运有感
- 浅析盈余管理(1)
- 加强基层审计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1)
- 浅谈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1)
- 如何完善会计委派制(1)
- 谈债务重组对提高会计信息的作用(1)
- 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问题及对策(1)
-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观察(1)
- 新旧会计准则主要变化对比分析(1)
- 会计信息失真背后的各方博弈(1)
-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应用难点分析及对策(1)
- 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1)
- 套期保值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1)
- 利益相关者微观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分析(1)
- 实地盘存制下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运用(1)
- 浅议长期股权投资的纳税调整及相关会计处理(1)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3
-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2
-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2
- 《风娃娃》教学设计1
- 《称赞》教学设计1
-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2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2
-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3
-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2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1
-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1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2
- 《称赞》教学设计2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