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31
《念奴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理解烘托映衬,虚实相济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描写赤壁战场的雄奇景色,追思周瑜当年雄姿。
【教学难点】
1、首尾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看法。
2、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猜一猜:他们是谁?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垂千古,娥眉共比高。──“三苏”
“三苏”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当属苏轼。引入作者介绍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研读鉴赏
1、了解背景:这首词是苏轼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赤壁所作
2、整体感知:
⑴ 欣赏《三国演义》片头曲感受意境(渲染氛围、创设情境)
⑵ 听配乐朗读(欣赏美读)
⑶ 跟读、自由读、个别朗读、齐读(指导朗读)
3、对照注释再读课文,思考: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在内容上表现在哪些方面?(揣摩讨论)
明确:
⑴ 描绘雄壮之景。(上阕)
⑵ 刻画英雄人物(下阕)
4、男生齐读词的上阕,思考作者看见了哪些景物,以及作者由这些景物想到了什么?
明确:
所见──大江、赤壁、乱石、惊涛、巨浪
所想──淘尽风流人物、涌现多少豪杰
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词写的江水有什么特点?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全景、远景)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浩浩荡荡、气势磅礴,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为一体。
在这里,长江已不仅仅是一条江水的名,而是滔滔历史江水的代名词。作者面对江水不禁心潮起伏激荡,怀想往昔无数的风流人物。为下阕英雄出场作铺垫。
⑵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你觉得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
明确:实写赤壁之险峻雄奇,动心骇目。巨涛拍岸,怒涛汹涌,浪花千叠,如雪堆积不断。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气势;“拍”──写出江水与岸拍击的力度;“卷”──写出波涛的巨大力量。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一幅雄奇壮丽的雪浪图。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英雄渲染气氛。(3)小结上阕:上阕写赤壁雄奇壮丽之景,为英雄人物出场作铺垫,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⑴ 哪些诗句是直接写周瑜的?塑造了周瑜怎样的形象?明确:雄姿英发、风流儒雅、潇洒从容、才华横溢──正面描写
⑵ 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
明确:
① 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他指挥战争时,年纪很轻,才华横溢。
② 以美人衬英雄,更显周瑜潇洒的风姿。──侧面描写
⑶ 对周瑜的追忆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
明确: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主旨句
渴望建功立业,也渴望萎靡难振的宋朝有如此英雄来扭转乾坤,而自己年近半百,白发早生而贬居边地,无所建树,壮志难酬。
这是诗人理想与现实尖锐冲突之后的心理反映。江月是永恒的,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人只是沧海一粟,人生如此短暂,又何苦让种种“闲愁”萦回我心呢?一位襟怀超旷、识度明达的诗人浮现在我们眼前,在他的自解自慰中仍有一腔豪迈之情。
6、小结全词。
7、与柳永的《雨霖铃》比较,体会豪放、婉约两派词风的不同。
8、豪放和婉约也不是绝对的,豪放如苏轼也有柔婉的作品,感受《江城子》。
三、作业
写一篇《江城子》鉴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名侦探柯南
- 我的乌龟
- 我们的图书角
- 参观动物园
- 冒雨去春游
- 我的妈妈
- 我的弟弟
- 莲山游记
- 刷 玻 璃、第一次扫楼梯、收集废电池
- 大树的自述
- 多灾多难的MP4
- 我新买的一双红布鞋
- 机智的小兔
- 西瓜自述
- 新型眼镜
- 选举制度与民主政治的实践观察
- 谈西方电影名的翻译技巧
-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分析
- 对奥斯丁小说在电影中的复活现象解析
- 再论人身关系
-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任重道远
- 基层政府行为方式变革初探
- 试论现实主义电影与类型电影
- 从良法、良制到良序——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视角
- 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研究
- 试论我国直选制度的选民登记程序
- 从执政党制度创新层面看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
- 先锋派电影介入动画
- 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
- 论民主政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阳光》教案
- 《影子》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小熊住山洞》教案
- 《静夜思》教案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 《秋天的图画》教案
- 《比尾巴》教案
- 《影子》教案
- 《影子》教案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案
- 《四个太阳》教案
- 《回声》教案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 《爷爷和小树》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