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5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6
2.写出作者感受北京大学的“脉搏与灵魂”的几个凭借点。
3.作者和史学家讲述北大故事的区别是因为他的策略与众不同。其策略是:,并且用等内容关注北大。
4.在文中作者还指出了在纪念北大一事上的一个奇特现象。这个现象是。(不超过25字)
能力检测答案:
A层级检测:
1.①B.享誉中外②D百年华诞③C。在长期发展和斗争历程中④A.永葆生机⑤H.在列强人侵、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发生的戊戌变法的产物⑥F.坚持不懈⑦巳同心同德⑧L勇于开拓
2.(”北京大学的全体师生员工;(2)全国高等院校的师生员工和广大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们;(3)参加这次庆典的嘉宾们;(4)当代中国的广大的青年;
3.(1)“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2)“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3)·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4)“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B层级检测:
1.A历史传统与文化精神。D.众多精彩的传说。
2.A.静谧的校园;B.灯火通明的图书馆;C.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D.小路上恋人的窃窃私语;
3.“回到现场”用杂感、素描、随笔、小品、回忆录,以及新闻报道、档案材料等内容关注北大。
4.绝大部分关于北大的文章,都是作者离开母校之后才写的。
探究活动
中国百年风云与北大沧桑
研究方法:
采用“历史研究法”:以过去为中心,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事实,总结历史意义,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释,进一步揭示当前关注的一些问题,或对未来进行预测。可从如下三个方面考虑:
1.北大的源起。
(1)了解创立北大的时代背景。
(2)把握创立北大的目的。
(3)理解北大的创立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意义。
2.北大的发展。
(1)了解蔡元培的用人观及其对北大的影响。
(2)新文化中的北大。
(3)北大发起的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4)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形成的北大精神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
(5)解放后北大的发展。
3.北大的前瞻。
(1)新世纪的特征及对人的要求。
(2)21世纪,北大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的作用。
(3)北大成为“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时代必然性。
参读书目:
(1)《全日制普通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国近代史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
(2)蒋梦麟《北京大学和“五四”运动》。
(3)陈平原《校园里的“真精神”——老北大的故事》。
(4)鲁迅《华盖集·我观北大》。
(5)王义遒《21世纪的北大人》。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7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语文老师
- 发明新产品——时空穿梭机
- 爱在不言中
- 保护环境
- 我的一家
- 又一年的五月
- 美丽的冰雕世界
- 养蚕
-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 月食是怎么一回事
- 雪
- “吾人忧天”
- 阳光自述
- 捉迷藏
- 童年趣事——落汤猫
- 发展绿色经济正当其时
- 世界气候的国际政治学分析
- 我国需建立健全排放权交易制度
- 西南大旱引发的现实思考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
- [访谈] 用环保理念改善生产生活方式
- 吕忠梅:中国需要环境基本法
- 气候领域的关键合作
- 加快培育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
- 减排的软肋
- 妫水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 分析利用水生高等植物净化污水废水
- 建立健全排放权交易制度
- 如何构建中国排放权交易市场?
- 低碳:外部压力下的自身改变
-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之四
-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之三
-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之三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之一
-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之二
-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之二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之二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A、B案
-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之一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之六
- 斯霞教学设计——《小英雄雨来》
- 《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之一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导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