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5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设计
一、板书设计:
10、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
美丽 什么都没有了
破坏环境 受到惩罚
(注:括号内由学生自学课文中间部分之后用自己概括归纳的词填写)
二、设计理念:
1、准确性。
板书设计应以准确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的学习思路为前提,做到用词精练、准确。
这则板书紧扣教材,短小精悍,提纲挈领——按照课文的叙事顺序,把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人们无节制地乱砍乱划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的故事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来了。板书既表现了课文的行文思路,也表现了段与段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突出了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的教学思路。条理清楚,用词准确、精当,造型简单而不失美观。
2、灵活性。
板书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防止“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常常会遇到原定的板书难以自然出现,不能“水到渠成”的情况。这时教师就要在不影响教学要求的前提下,适当采取应变措施,主动给学生留有余地,让学生获得“填写补空白”的思维机会。这样做,上起课来就灵活自然。这则板书就留有空白,供上课时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去填写,体现了灵活性。
三、板书说明:
(一)、解题生疑,循路读通。
课文题目是课文的窗口,透过它可以较快地认定写作对象或明辨作者的用意,了解课文的梗概。我板书课题之后,直接向学生质疑:“一个小村庄会有什么故事呢?请自由读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把课文所写的故事说一说。”在学生解题生疑、带着问题自读感知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循路读通。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文章思路:
美丽冲毁了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引导学生解题生疑,并把问题作为自读的出发点,从而使学生自觉地进入了“心欲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学习状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读感知,在感知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思路,然后循路读通。这样学生自己找路走,就顺应了教学主体——学生的思维向上发展。
(二)、选准突破口,设疑读懂。
选准突破口,实际上是设置高质量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既能统辖全文,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去自读自悟,自感自得。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1、抓“美丽”,创情境。
在学生读通课文之后,我抓住“美丽”一词,让学生把根据自己生活经验画出的“美丽的小村庄”展示交流。当一幅幅学生自己的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时,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真是太美了!”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具有一种内驱力,积极的情感能调动学生的激情。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教与学和双边活动,是师生之间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因此,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才能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成为学生积极学习、锐意进取、自由发挥个性的精神支柱和感情支撑。
2、抓重点段,读懂课文。
看着学生们兴奋的神情,我趁热打铁,在思路板书箭头上加上括号:
( )
美丽冲毁了
“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就这样在一场大雨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啊!人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是谁造成的呢?来,自由读一读,动手填一填,你能用简短的词来概括小村庄被冲毁的原因吗?你可独立完成,也可以与同桌或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学生们立刻认真地读起书来,他们有的独自默读沉思,有的相互讨论,有的边读边画。我看见有的学生举起了手,便让他们自由上台填写。不一会儿,黑板上写上了十几种不同的填法:“斧头”、“乱砍乱伐”、“破坏环境”、“乱砍树木”、“毁灭森林”、“不爱护自然”……通过讨论,我擦去几个填错的词,然后对学生说:“这些填法都没错。你喜欢哪一个,你就选哪一个吧。”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巧妙运用“内因启动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努力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的情感意向,并捕捉“闪光点”,启发“觉悟点”,诱导“迁移点”,抓住“巩固点”,不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时间,多一些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三)熟读悟神韵,品评读深。
熟读并非机械反复地读,应是目标明确,目的性强,把准时机,层次分明,形式多样,并与精思结合,从而达到熟读悟神韵的目的。
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我说:“请你们再读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写人们乱砍乱伐的句子。”
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我说:“假如你是这个小村庄的人,你能把你看到的现象说一说吗?”
学生们积极思考,热烈发言;我接着出示句子:“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质疑:他们的日子过得真不错吗?请再读读课文,并说说理由。
学生们又认真地读起书来,不一会儿,有的学生举手回答说从“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可以看出小村庄的环境越来越差,人们的生活表面看起来不错,实际上并不是很好。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后,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紧随其后的是知识的获得,方法的掌握。在教学中,我们必须为学生创造个性自由发展的充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读书、思考,再读书、再思考。把群体教学与个别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堂不但形成师生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而且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立体网状信息交流,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总结课文,点明中心。
通过上述——“读通”、“读懂”、“读深”三步,学生们已不但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教师就顺水推舟地板书出本文的中心“破坏环境,受到惩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中学生压岁钱消费情况调查报
- 我喜欢三毛
- 老人与海读后感400字左右小学生
- 人民币单位名称及其由来
- 金钱是万能的?
-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 说不尽的乔丹
- 风流人物故事──男人孟轲
- 钱,昨天——今天——明天
- 苏轼的赤壁
- 风雨任平生
- 正确对待金钱
- 忠与义的交织——走进宋江
-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 写意雕塑与写意中国画表现手法的共通性研究
- 当代爱情小说的历时性研究
- 浅析我国股东诉讼制度
- 花鸟画创新意识论述
- 市场经济下商业企业营销道德建设(1)
- 试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
-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用
- 试论我国遗嘱继承法律制度的完善(1)论文
- 谈中国油画艺术民族化进程中的“气韵生动”
- 中国买方市场分析(1)
- 飘零与复归:现代人的精神之旅
- 试论我国企业国际营销策略分析
- 中国政治学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 微型车市场现状及发展分析(1)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一
- 《触摸春天》范文习作
- 《永生的眼睛》美文欣赏 父亲的眼睛
- 《永生的眼睛》重难点分析
- 《永生的眼睛》美文欣赏 别用眼睛伤害他
- 《永生的眼睛》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触摸春天》考点练兵 积累篇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三
- 《永生的眼睛》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四
- 《永生的眼睛》老师语录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二
- 《触摸春天》训练素材
- 《永生的眼睛》相关文学常识
- 《永生的眼睛》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