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
1、交流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简单交流。
2、交流作者。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字音,看准字形。
2、小组开火车读课文。
三、认字
1、读准字音:
“竟”“匆”为后鼻音,“绊”“咽”为前鼻音“葱”“凑”为平舌音,“瞬”为翘舌音。
“咽”为多音字。
2、开火车认读。
3、记忆字形。
4、组词竞赛。
5、开火车认字组词。
四、写字
1、重点指导:
⑴ “渴”“沫”“涌”左边相同,都是三点水。
⑵ 渴—竭、哀—享联系记忆。
⑶ “累”下边不是“系”,“舔”右下部不是“小”字。舔──添。
⑷ “凑”的左边不是三点水,“沫”的右边不是“未”。
2、学生书写。
3、听写。
第二课时
一、通读课文,提问
1、接力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2、学生全班交流。
二、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教学:
⑴ 齐读第一自然段。
⑵ 由泡泡中的提示语“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引导第一自然段表达的主要内容。
⑶ 抓住“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水的重要。
2、主体部分教学:
对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可借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为线索来进行。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主要体现为: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⑴ 从空木水罐到有水木水罐: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⑵ 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正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再次显示出它的神奇。
⑶ 水罐变成银的:引导学生由第一自然段“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想象:小狗可能是因为渴极了走不动。
⑷ 水罐变成金的:小姑娘的母亲认为自己快要死了,把水让给小姑娘喝。水罐又一次变化的原因是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可见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爱心。只要有人献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⑸ 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别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
3、重点理把握“爱心”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几个故事情节:
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分水给小狗喝,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让给路人喝,从而得出“爱心”主题。
三、升华内容
理解课题。思考: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
四、课后延伸
课后选做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
- 打预防针
- 我
- 我
- 我
- 《不懂就问》读后感
- 我
- 找春天(一)
- 家
- 植物园的自述
- 爸爸做回锅肉
- 妈妈的声音
- 找春天(二)
- 玩电脑游戏
- 买甘蔗
- 论环境法律责任_法学理论论文(1)
- 电力营销管理创新研究
- 试论首要条款(1)论文
- 实现妇女权益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民法论文(1)
- 论保险利益原则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析预算法的理念与中国预算法的完善(1)论文
- 三农治理中第三部门的法学机理与制度变迁研究(1)论文
- 如何搞好竣工结算工作
- 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有关要求及造价与成本控制
- 论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重心定位(1)论文
- 商业银行营销现状分析及建议
- 感知风险及自有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 园林绿化种植的施工放线
- 林达“说法”中的一些失误(1)论文
- 园林绿化工程量计算方法
-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设计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假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活化石》教学设计
- 《回声》教学设计
-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
-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
- 《欢庆》教学设计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