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5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预习】

1、预习生字新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预习情况

1、检查学生预习生字新词的情况,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进行指导。

2、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

二、浏览全文,梳理顺序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2、读后交流,梳理文章脉络。

三、重点感悟,加深体验

1、感悟长城的雄伟气魄:

⑴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在读中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

⑵ 通过品读“蜿蜒盘旋”等重点词语,借助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想象出长城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绵延万里的壮美景象。

⑶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2、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结构特点:

⑴ 默读第二自然段:

图文对照,了解长城的结构特点。

⑵ 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历史作用。

3、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⑴ 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

在诵读涵泳中静心感悟。

⑵ 品读重点词句:

展开联想,体会修筑长城的艰辛。

⑶ 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在读中体会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读中抒发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回归整体,抒发情感

1、画面欣赏:

《长城风光》。

2、抒发情感,赞美长城。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读全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要求会写的字:

重点指导“嘉、隔、慧”三个字的书写。

2、练习书写13个生字:

教师提示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及时展示学生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三、拓展延伸

展示、交流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四、小练笔

赞美长城。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照大头贴
游泳
葡萄
难忘的一件事
火灾
看烟花
赏月
夏令营
画鼻子
游泳
一件难忘的事
画鼻子
葡萄
蜜蜂和蝴蝶
抓蚂蚱
法官是什么?
实用主义,能为法律提供什么?法学理论论文(1)
儒法之比较及其现代意义法学理论论文(1)
论垄断:立足于对法院的考察法学理论论文(1)
儒家法与西方自然法的本质区别法学理论论文(1)
简论各民族共创中华法律文明
论法治的形式合理性法学理论论文(1)
从《大明律》看明朝的公文制度法学理论论文(1)
中国未决羁押制度批判性重构法学理论论文(1)
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下)法学理论论文(1)
论法学三形态
知情权的法理分析法学理论论文(1)
传统及其变迁:多元景观下的法律与秩序法学理论论文(1)
从美学的观点看法律
论清末德国法对中国近代法制形成的影响法学理论论文(1)
《打电话》趣闻故事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二
《再见了,亲人》整体阅读感知
《再见了,亲人》考点练兵 文章阅读
《再见了,亲人》美文欣赏
《再见了,亲人》美文欣赏二
《再见了,亲人》重点字词意思
《再见了,亲人》考点练兵 积累篇
《再见了,亲人》同步作文之写作指导
《再见了,亲人》重点语句探究
《再见了,亲人》同步作文之范文习作
《打电话》考点练兵(二)
《再见了,亲人》趣闻故事
《金色的鱼钩》重点问题探究
《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