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4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
【课前准备】
1、搜集与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
2、师制作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实验教具】
录音机、磁带和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料,都带来了吧!
谁来说一说。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
2、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思考:
师: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看一看。
作者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什么人文景观?
3、整体感知:
⑴ 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⑵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① 读一读,想一想:
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② 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⑶ 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4、交流汇报,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问题泡泡”。
(口头提问是学生质疑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学画“问题泡泡”,却更具情趣和诱惑,同时使学生与课文、编者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⑴ 读一读:
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⑵ 读一读:
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⑶ 读一读:
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同时理解重点词句。)
四、拓展实践
教师放一段风光雅鲁藏布大峡谷录象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拓展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无愧于“世界第一壮丽景观”这个美称。
六、尝试运用
1、尝试练笔:
师: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景观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吗?
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2、班级交流。
3、演读课文。
师再次播“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并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学会了溜冰
- 我的家乡
- 放假第一天
- 我家门前那条河
- 过生日
- 送给妈妈的礼物
- 家乡的田野
- 家乡的环境
- 童年的冬天
- “红鬼”和“蓝鬼”
- 我的同学
- 我学会了溜冰
- 家乡的小河
- 我学会了打羽毛球
- 礼物
- 从“化学与药物”案例看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 避开题设陷阱 巧解高考化学选择题
- 浅论格式合同(1)
- 英汉习语的文化语境与翻译
- 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技巧的简析
- 国外教育支出比较与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完善
-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构想(二)
- 奈达和纽马克翻译理论对比的初探
- 化学教学中“度”的调控艺术
- 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与政策边界分析
- 基于建构性教学活动的理科学习评定
- 中国翻译美学研究新发展
- 公示语与校园公示语的翻译方法的浅谈
- 非智力因素的激活与现代教学
- 论买卖合同中的瑕疵担保责任(1)论文
- 《鸟的天堂》教案
-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 《四个太阳》教案
-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案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 《美丽的小路》教案
- 《匆匆》教案
- 《看雪》教案
- 《穷人》(第二课时)教案
- 《画风》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案
- 《美丽的小路》教案
-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 《落花生》教案
- 《失物招领》教案
- 《要下雨了》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