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曹操为何不用“火”箭——《草船借箭》学而有疑

曹操为何不用“火”箭——《草船借箭》学而有疑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曹操为何不用“火”箭——《草船借箭》学而有疑

当学生们纷纷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赞叹不已时,一生忽然起立发问:“老师,为什么曹操不用火箭?”同学们轰然大笑,这位学生也意识到了什么,涨红脸补充:“就是在箭头上点火。这样不仅可以在大雾中看清对方虚实,而且还会误打误撞,瓦解诸葛亮的计策。”

大伙儿都愣住了。他确实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这个问题,诸葛亮当时是否想到了这一点,《三国演义》里没说,后人也无从推测。教室里静了一会儿后,一下子沸腾起来,纷纷赞同这名学生的意见。课堂思路顿时被打乱了,此刻他们更关心的是诸葛亮是否预测到曹操不会使用带火的弓箭以及曹操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一点,或者草船借箭是否还有那么一点运气的成分在。看来若不解决这个问题,诸葛亮在他们心中势必要大打折扣了。那么该从什么地方进行引导呢?

正当我一筹莫展之际,林宇康的手高高举了起来,在我们班中,他的见识是相当广泛的。我心头一喜,马上示意他解答。

“老师,据我所知,弓箭上带火需要用上火药包,当时诸葛亮的船队已经靠近曹营,曹操突然听到敌人来攻,根本来不及做这样的准备。而且,带火的箭要在宋朝才广泛使用。三国期间,这种设施并不齐全。”

这名男生的发言再次震撼了全班,包括我。他所说的信息我甚至闻所未闻,根本也做不出什么评价。幸而此时铃声响起,于是我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这样吧,我们今晚的作业就是去查证资料。关于带火的箭的使用以及《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同学们好好去寻找和研读,下节课,咱们再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堂课几乎是在期待中进行的,孩子们有的非常兴奋,显然收获丰富;有的愁眉苦脸,看来要么查不到资料,要么即使有了资料也没有结果。我微微一笑,在经过了一夜的准备后,我也是有备而来的。

“老师,我觉得林宇康的解答很有道理,箭上带火是很麻烦的事。当时形势紧急,曹操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做好防范工作,使用弓箭抵挡敌人的进一步攻击。”

“看来你也是做了一定的准备工作才肯定了林宇康的意见。好,让我们找出曹操的话来读一读,看看你从曹操的语言中读出了什么。”我胸有成竹地引导着。

学生读了句子后,马上有了新的看法:“老师,我觉得曹操比较谨慎,在不清楚对方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贸然出击。”

“对,曹操缺乏冒险精神,打仗很保守。”马上又有学生做了补充,而且提出了《三国演义》中曹操刺杀董卓一幕作为证据。

“你很善于分析,读书就是要这样,不但能从课文中搜索材料,还要积极从课外进行旁证。那么,与曹操的这一特点相比,诸葛亮呢?”

“胆色过人!”

“胆子很大!”

“胆大包天!”

……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

“能提出证据么?”

“他敢带着600名士兵就靠近曹营,还命令士兵擂鼓呐喊。鲁肃那么吃惊,他却悠闲地饮酒取乐。”

不少学生从《三国演义》中的事例来证明。

我觉得时机成熟了:“不错。事实上,每一次战事在没有结束之前,一定都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因素,草船借箭中,什么可能性都会发生。就像你们提到的使用带火的箭等等。诸葛亮所预见的不仅仅是成功,也有失败的可能。但是,他有没有被可能会出现的失败因素吓退呢?”

学生们坚定地摇头。

“没有!只要有成功的可能,诸葛亮就会胸有成竹地去做,而一旦做了,事情就可能出现转机!于是,草船借箭,诸葛亮成功了。”

反思:

1、没有执着于箭是否带火

当学生提出一个针对性问题时,如果我们将着眼点立足在对历史人物的怀疑上,对一场精心设局的战略的怀疑上,那么,学习《草船借箭》的目标就被转移甚至是否定了。语文的目的在于从一篇篇课文中既欣赏到动人的故事情节,又学习到娴熟的写作技巧。而不是去钻牛角尖。

2、巧妙地将学生引导到课外阅读上

显然,只是凭借课内的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已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了。因此,我果断地将学生的视角引向课外,让学生在课外去探索,去追寻。此举反而成功地将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展到课外阅读之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在主动地探求过程中得到加强。

3、丰富人物的个性特点

按原有的教材,对于《草船借箭》人物的分析只要达到曹操:多疑;诸葛亮:神机妙算就行了。但这个问题的提出,只是这些特点已经不能满足人物形象了。为此,我引进了课外资料补充了人物的描述,从而更丰满了人物形象。对于诸葛亮,他们也只会更加佩服,因为他不仅具备神机妙算的大智慧,更具备出色的胆略,他,不愧为一个优秀的三国风云人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豁出去
一件难忘的事
家乡的灯展
快乐的星期天
课间十分钟
我真后悔
落选以后
日记一则
新春乐
第一次滑草
照片里的故事
大合唱
画鼻子
元宵节
第一次当“保姆”
Doxycycline抑制人肝癌细胞系HepG2生长的实验研究
简论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手部内生性软骨瘤的手术治疗分析
小儿头皮静脉针穿刺心得体会
简论高职生网络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微文化素质:论素质教育的时代性内容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分析
试析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群体的引导效应
心理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体会
简论大众化背景下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互动及其强化策略简论
简析中央苏区的高等教育
小儿肺囊肿切除术中Arndt支气管内阻塞管的应用
浅谈温补肾阳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肝胆湿热型痤疮的临床医学治疗
有效的朗读预约课堂的精彩──听俞老师的《桥》有感
《桥》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体验、情感、生命──《桥》教学案例
夯实基础知识 提高感悟能力──《桥》教后反思
阅读教学中感悟策略的灵活运用──《桥》教学案例
我是如何教《桥》的
整合,依存,聚焦──《桥》一课“阅读感悟策略有效性”研究课例⑴
《桥》阅读教学听后感
体验情感与生命──《桥》新课程公开课第二轮教学反思
整合,依存,聚焦──《桥》一课“阅读感悟策略有效性”研究课例⑵
《桥》教学反思
谈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桥》一课教学反思
《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读《桥》后感
《梦想的力量》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