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3
《晏子使楚》一课的整体认识
阅读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初步地认识一篇课文的整体内容。建立了这种认识,再学习课文的各个部分,就不会是孤立地去学习段落本身,而能把该段同文章的整体,同其他段落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这不但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找到一种正确的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
《晏子使楚》由三个小故事组成一个大故事,写出了晏子发挥机智,运用辩驳倒楚一的三个“回合”。板书课题后,第一步讨论“使”字的意思。本课的“使”是“出使”,就是一个人代表一个国家去访问另一个国家。第二步,提问:本课写的是谁,代表什么国家,去访问哪一个国家,主要会见了谁?得出晏子代表齐国去访问楚国,主要会见了楚王的结论。(同时板书“晏子(齐)楚王”)到此为止,已经高度地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果班级学习程度较高,还可以进行第三步讨论:提问:晏子到达楚国后,始终受到楚王什么样的“接待”?晏子是怎样对付的?结果怎样?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晏子到达楚国后,始终面对着楚王的侮辱,而晏子每次都进行了巧妙的反击,每次都完全战胜了楚王,最后使楚王对他“不敢不尊重”同时完成板书:
晏子(齐)←不敢不尊重←楚王
↓
↑
面对侮辱→
巧妙反驳
→完全战胜
这个板书比较全面、准确地概括了课文的整体内容。学生有了这样认识,对继续深入学习课文具有以下意义:
1、能把晏子每次对楚王的斗争放在整个大环境、大过程中去思考,加深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联系,加强阅读的整体性。
2、板书的下面一行文字正好是学习课文各个部分(段落)的思考提纲。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三个小故事时,就不用接三连三地提出问题,也不必用其他方式(小黑板、投影等)出示一系列思考题;就让学生围绕这行文字提示的三项内容(经第二项为重点)去自己认真阅读、勾画、思考,完成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这就避免了繁琐的提问、对答和讨论,为学生自读提供了时间,创造了条件,实现“以读为本”。
3、这样的整体认识,不但涉及了课文的内容,也含蓄地点出了中心——晏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争得荣誉,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这就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层理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丰收的秋天
- 一个奇怪的梦
- 家乡的葡萄
- 收酒瓶的小男孩
- 秋天的快乐
- 快乐的一天
- 珍惜时间
- 硬币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
- 我爱家乡的大海
- 我长大了
- 大雾
- 我爱秋天
- 自我介绍
- 泡杯菊花茶
- 我爱蓝色
- 公寓维修工程安全施工设计
- 德里达的政治学转向
- 警惕对民主的修饰
- 城市交通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
- 16层大楼临时用电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 燃气管道焊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电梯安装安全技术交底
- 假日列车开行现状及发展方向(1)
- 我们社会的三大改革
- 外脚手架安全技术交底
- PHC管桩在温福铁路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1)
- 结构缺陷处理
- 管道勾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管与稳管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找骆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九
- 《荷花》的教学设计
- 《荷花》教学设计之五
- 《找骆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八
-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七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七
- 《打电话》
-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荷花》教学设计之六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之一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