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课文说明】
这是一篇课文历史故事,选自林汉达主编的中国历史故事从书中的《春秋故事》。课文讲的是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前后三次企图侮辱、取笑晏子,显楚国的威风。晏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楚王陷于自讨没趣,十分尴尬的处境,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故事表现了晏子聪明、才智过人和极力维护国家尊严的思想品质。
【教学目标】
1、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3、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宴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理解题意,介绍背景
晏子,姓宴名婴,字平仲,“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使楚”出使楚国,即受齐国之命,代表齐国到楚国去执行外交任务。故事发生在春秋末期,“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5年这段时间。因鲁国的编年史书《春秋》包括了这段时间而得名。
二、学习第一段
读课文,以“阅读思考”第一题为线索,把楚王“只好……”穿插进去。先以“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从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或说出来。
三、学习第二段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默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先画出有关的句子,读或说出来。
2、晏子是怎样对待的?从第三、四、五自然段中画出晏子言行的句子,然后读或说出来。
3、晏子三次反驳楚王的策略(方法)是什么?
明确:第一次宴子采用藐视对方,抬高自己,进而压倒对方的办法反驳了楚土,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第二次晏子采用了先压低自己,再贬低对方的办法反驳了楚王。第三次晏子采用了先举实例,再说同样的人在不同的国家表现不同,用类比的推理方法,扬齐抑楚,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4、楚王听了晏子的话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只好”这样做?明确:楚王在才智过人的晏子面前弄巧成拙处于被动尴尬的境地。
四、为什么楚王不敢不尊敬晏子了?
明确:楚王领教了晏子的聪明才智,不敢再生侮辱、取笑宴子的念头了。
五、作业指导
学习创造性复述。
根据“阅读思考”第2题的提示,想象晏子的心理活动,进一步展示晏子机智地识破楚王的伎俩,巧妙应付,维护了齐国尊严的品质。
1、把每一提示想想,再找学生说说。
2、把这个事件前后的内容连起来说说。
3、最后把全文连起来创造性地复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闲不住的人
- 考试
- 第一次独自睡觉
- 我的小天地
- 我的家
- 我家的热带鱼
- 我的妹妹
- 假如我是……
- 钓虾
- 龟兔赛跑(续编)
- 小金鱼
- 郑州亮起来了
- 让座
- 美好的梦
- 我
- 以革命歌曲培养人文素质的路径
- 探宋代城市世俗音乐的发展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规划与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 音乐艺术教育状况与建议
- 以“民族新兴音乐”为鉴,论陕北民歌的发展
- 声乐演唱歌曲分析的价值
- 对国内音乐的历史与现况简析
- 北京地铁5号线宋家庄停车场轨道铺装施工技术.
- 浅谈山区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 谈钢琴即兴伴奏的技术与方法
- 世界发达城市轨道交通三大发展趋势
- 从德国城市公共交通对我国的启示分析
- 浅谈从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探讨其风格的转变
- 城市轨道交通钢轨扣件的研究与设计
- 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技术发展及设备选择
- 《蜜蜂引路》教学实录
-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 《回声》教学设计
- 《蜜蜂引路》综合资料3
- 《蜜蜂引路》课堂教学评析
- 《北京》教学设计
- 《蜜蜂引路》综合资料2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1
- 《坐井观天》综合资料3
- 《坐井观天》综合资料2
- 《看雪》教学设计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设计
- 《蜜蜂引路》综合资料1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