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理解重点词句,提高阅读能力;学习作者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句子。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国家创建时举行的盛大典礼,标准着一个国家的诞生。
二、理解字词
1、区别行近字:
泽( ) 设( ) 渠( ) 瞻( )
译( ) 投( ) 距( ) 檐( )
2、理解下列词语:
迎风招展、排山倒海、徐徐上升。
三、初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叙述顺序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的: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来安排材料的。“大典进行中”是全文的重点。这一部分又按大典进行的程序写了五个内容:
1、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2、五星红旗徐徐升起。
3、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4、典礼之后举行阅兵式。
5、再写天安门的群众游行队伍。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仔细分析课文第一段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地点: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
3、参加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市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共30万人。
4、天安门的布置。画出天安门的示意图。
5、人们田还没有亮就来到天安门广场等待开国大典的开始。
6、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按要求找出词语:
⑴ 写天安门人多的词语:
四面八方、人的海洋、红旗翻动。
⑵ 写人民来得早的词语:
早上六点钟、五更天、摸黑。
⑶ 写人民心情急切的词:
擎、提、直奔、赶。
五、出读课文第二部分,了解这一部分写了那些方面的内容
1、典礼。
2、阅兵式。
3、群众游行。
六、学习课文第5~7自然段
1、典礼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下文三点整)
2、大会第一项是什么内容?
(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3、指导反复朗读第七自然段,要读出骄傲的语气。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节课的内容
二、读课文第8~9自然段
说说典礼第二项是什么内容?(升国旗)
使学生知道,五星红旗的升起,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是开国大典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人民当时的激动心情。
三、读课文第10自然段
说说典礼第三项是什么内容?(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重点词语:雷鸣般的掌声、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四、读课文第11~12自然段,回答
1、中国人民解放军检阅司令是谁?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
2、阅兵总指挥是谁?聂荣臻将军。
3、参加检阅的部队有那些?
海军两个排、一个步兵师、一个战车师、一个骑兵师、空军的飞机。
4、读课文中表现人民看到飞机时的高兴心情的句子。
五、自学群众队伍游行这一部分
体会当时人民的高兴心情。
六、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理解:“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人民战争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将会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说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七、列出段落提纲
八、找出你认为最为感到的句子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2、“这庄严的声音……使全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吹泡泡
- 考卷发下以后
- 2008奥运会
- 欢欢喜喜迎奥运
- 梦想的的地方
- 冰城战斗(一)战争爆发
- 家乡的榕树
- 故乡的雪
- 点缀星空的温暖
- 放鞭炮
- 2008第一场雪
- 给圣诞老爷爷的一封信
- 冰城战斗(二)浴血奋战
- 我第一次不想下课
- 成长,生命的价值!
- 试论在软件开发管理中的误区及对策
- 成本管理体系(CMS)模式简介-成本管理论文(1)
- 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 开展农村财务审计的几点体会
- 试论新课改下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
- 国家审计在走向善治的国家治理中的若干问题
- 对内部控制实质重于形式的思考(1)-成本管理论文(1)
- 涉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方法体系构建
- 试论新课程理论下物理教师的转变
- 农业审计对强农惠农的促进作用
- 银行结算业务的成本及其控制(1)-成本管理论文(1)
- 市场竞争中成本战略的研究(1)-成本管理论文(1)
-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战略成本管理(1)-成本管理论文(1)
- 浅谈会计工作中审计风险及控制
- 浅谈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 《金色的脚印》课文简说
- 《金色的脚印》案例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2
- 《最后一头战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跑进家来的松鼠》课文简说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5
-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5
- 《金色的脚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最后一头战象》
- 《金色的脚印》片断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3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4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1
- 《金色的脚印》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