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对比写法作用。
3、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体会对比写法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请同学们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注意字的读音
1、指名轮流读课文。
2、正音:
模样(mú) 尘埃(āi) 直径(jìng) 削弱(xuē) 朝晖(zhāo) 干涸(hé) 可恶(wù) 恶劣(liè)
三、理清课文思路,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想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填表)
出示:
灰尘虽然令人讨厌,但人类却离不开它 小小的灰尘主要来自 灰尘能 灰尘能 灰尘能 灰尘能 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
2、看表默读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灰尘令人讨厌,人类却离不开它。
第二段(2)小小的灰尘来自土壤和岩石。
第三段(3~6节)灰尘的作用很大。
第四段(7)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向我们介绍了灰尘的有关知识及其作用。)
四、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狼狈 bèi 擦拭shì 气候hòu 尘埃āi 削弱xuē 朝晖huī
循环xún 厌恶wù 裂开liè 讨厌tǎo 环境jìng 飘荡piāo
wù (可恶) xiāo(削皮)
恶:è (恶狠狠) 削:
ě (恶心) xuē(削弱)
五、再读课文质疑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六、作业
1、抄写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深读感悟,体会对比写法的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没有灰尘行吗?
2、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学习说明方法
1、第一段:
⑴ 齐读分层两层间是什么关系?
(转折)
⑵ 再读体会开头以问句设疑发人深思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2、第二段:
⑴ 指名读划出文中写灰尘的句子。
⑵ 生字比较:
① 灰尘很小很小。
② 灰尘的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已称得上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了;细小灰尘只有再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A、能用①代替②句吗?
B、②句是怎样写出灰尘“小”的?(指出说明方法)
“直径十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列举数字说明方法)
人眼看到的是庞然大物;高倍显微镜才能看见(对比的说明方法)
C、体会说明的好处:
更具体真实地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可信度。
D、练习朗读背诵。
3、第三段:
⑴ 默读3~6自然段,画出第三段和第五段的最后一句话联系课文内容,想想这两个意思是怎样写明白的。
⑵ 小组讨论交流。
⑶ 指名回答师适当点拔:
① ( )灰尘( )吸收太阳的光线,( )反射太阳的光线,( ),太阳的强度削弱了。
② 因为大气中有了灰尘,所以_________________。
③ 第三自然段采用对比方法写出灰尘能使太阳光变柔和这一作用。
⑷ 小组讨论学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把最后一句写明白的。
⑸ 自学第四,六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说明灰尘的作用。
⑹ 指明朗读第三段。
4、学习第三段:
⑴ 齐读。
⑵ 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什么?
三、总结全文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学会了什么说明方法?
四、作业
1、练习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2、运用说明方法仿写一个事物。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知识拓展,练习写话。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恶劣 狼狈 擦拭 尘埃 削弱 朝晖 裂开
2、填空:
如果没有灰尘,阳光将____,天空将____大自然____,地球上的水将____。因此,________.
二、指导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2、练习指名背诵。
3、检查背诵情况:
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____,被人们称为“废物”的东西,往往有____。灰尘虽然____,但____。然而,如果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 ____,则又令____。这对当今世界来说,是个____。
4、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两重面性,举例说明:
⑴ 如鸟粪、电视、网络……。
⑵ 练习说话。
⑶ 试着写话。
⑷ 交流、师点拔。
〖板书设计〗
假如没有灰尘
大小及来源 列数字
使阳光变柔和
作用 使天空呈蔚蓝 对比
形成气象万千的景色
保持良性循环 (说明方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圣灯山探险游
- 冒险不等于探险
- 万泉河探险记
- 第一次古墓探险
- 探险洞一游
- 探险杜家谷
- 海底探险
- 探险的真谛
- 我心目中的探险家
- 一次有趣的探险
- 黑洞探险记
- 竹林探险
- 金星探险记
- 玄真漂流探险记
- 太空探险记
- 论解放思想
- 报纸与戏曲关联的演进刍议
- 分析文艺院团演艺产品成本控制
- 为人之目标,立党之根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试论动词隐喻映射
- 如何塑造企业中的营销文化
- 论探歌唱艺术与朗诵艺术的相似点
- 对现阶段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几点思考
- 分析民族文学艺术中的民族性格
- 浅谈语篇分析方法比较
- 浅谈供电企业的电力市场营销措施
- 浅论称呼语超常规使用的顺应性
- 民间武术的界定及现况探索
- 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分析及对策思考
- 浅析预设三论:表达论\接受论\互动论
- 《可贵的沉默》 范文习作
- 《可贵的沉默》 考点练兵2
- 《可贵的沉默》 考点练兵1
- 《可贵的沉默》 作者简介
- 《七颗钻石》教案讲义3
- 《可贵的沉默》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 《可贵的沉默》 教案讲义2
- 《绝招》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七颗钻石》课后习题答案
- 《绝招》 教案讲义2
- 《可贵的沉默》 趣闻故事
- 《可贵的沉默》 教师语录
- 《七颗钻石》写作特色
- 《七颗钻石》重点字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