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30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的讲读课文,写的是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事。贝多芬是在特定环境的感染下,随着思想感情的变化发展,激起创作灵感,以眼前的事物为依托,展开联想,即兴写成的。教学本篇课文,引导学生领悟《月光曲》的内容是教学重点,而理解贝多芬即兴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发展的变化则是教学难点。
教学本文,进一步落实分辨事物和联想,并引导学生自觉运用以前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诸如“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理清课文条理”、“分清课文的主次”、“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等,使学生在熟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及内容的过程中,领悟感情,使重点训练项目化为技能迁移运用。
【教学目标】
1、学习第9、10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9自然段(重点)。
2、感受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意境、内容,体会贝多芬同情穷苦人民的思想。
3、在情境中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以贝多芬的一句名言引入。
二、创设情境,整件感知
1、初步感知:
看画面,感受情境,谈体会。
2、合作学习:
用两分钟时间读第9自然段,组内交流讨论: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说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指名反馈。
板书: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 风卷巨浪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3、品读体会:
根据月亮、海水的变化,把三种层次的感觉读出来。
4、深入研读:
个体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层来读一读。
⑴ 第一层:
自由读→谈体会→重点指导“微波粼粼”“霎时间”→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⑵ 第二层:
自由读→谈体会→重点指导“忽然”“刮”“卷”“涌”→自由读→指名读→站起来读。
⑶ 第三层:
引读→谈体会→重点指导“波涛汹涌”→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回顾小结
过度:
好一幅美妙绝伦的海天月夜景!兄妹俩真的看到了吗?
1、看板书、理思路。
2、朗读:
⑴ 指名读。
⑵ 接读:
女→男→全班。
⑶ 齐读:
配乐朗诵。
四、学习第10自然段,拓展想象
1、想象说话:
贝多芬美妙的乐曲深深感染了兄妹来,贝多芬离去后,盲姑娘兄妹可能会说些什么?
这时贝多芬,心潮澎湃,飞奔回客店,他一边写,一边想,他想了些什么呢?
2、情感升华:
穿插再读贝多芬的话,体会情感。
【板书】
乐曲联想
柔和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有力 月亮升高
月光曲
风卷巨浪
高昂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新龟兔赛跑
- 五彩缤纷的香港
- 钓虾
- 航天飞机的自述
- 洗碗
- 我长大了
- 龟兔第二次赛跑
- 我的一位好朋友
- 白衣天使——我爱你们
- 可爱的家乡
- 美好的梦
- 让座
- 龟兔赛跑(续编)
- 小金鱼
- 郑州亮起来了
- 论权力腐败的法律监督法学理论论文(1)
- 因欺诈订立的合同效力之比较研究(2)法学理论论文(1)
- 论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2)法学理论论文(1)
- 我们有死的权利吗
- 欺诈概念辨析法学理论论文(1)
- 否决一府两院报告是喜是忧法学理论论文(1)
- 系统政治学对系统法学的启示法学理论论文(1)
- 西方法治产生的深层历史根源、当代挑战及其启示
- 立法价值及其选择法学理论论文(1)
- 论司法独立及其实现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法治与市场经济的内在契合性法学理论论文(1)
- 信息时代公共领域的结构与功能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律对罢工权的确认及规范法学理论论文(1)
- 司法独立制度建设的人文基础探讨法学理论论文(1)
- 试论法官素质的提高法学理论论文(1)
- 《一株紫丁香》听课点评
- 《一株紫丁香》的教学随笔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四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一
- 《一株紫丁香》(课堂实录)(1)
- 《中彩那天》A 案、教学实录
- 《一株紫丁香》教学实录
- 《中彩那天》教学建议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三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六
- 《一株紫丁香》课外阅读资料
- 《中彩那天》 B案、教学实录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二
- 《一株紫丁香》教育叙事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