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30
《逍遥游》之延伸阅读..
学习目的:
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
文言翻译
学习难点
文言词汇积累
学习方法
阅读、体会、分析
学习过程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齐侯①,齐侯纳之,以为诸公了之傅②。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政③。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二子,所业办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趣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王之道。”遂宫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④之而还诸鲁。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列子》)
(注:①干:求取。②傅:辅佐国君儿子的官,指教师。③军政:即军正,国中执法官。④刖:断足。古代的一种酷刑。)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因从请进趣之方
趣:同“取”。
B.而摄乎大国之间
摄:迫近,夹迫。
C.遂宫而放之
宫:(在)宫廷
D.叩胸而让施氏
让:责备
2.比较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好兵者之楚
②羡施氏之有
③孟氏之一子之秦
④若全而归之
A.①句和③句不同,②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C.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不同
D.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3.下列句子的“兵”字的解释应该是(只填序号)()
①土兵
②武器
③战争
④军事
⑤武
⑥用兵
A.其一好兵()
B.所务兵食而已()
C.若赖兵权()
4.文中“遂刖之而还诸鲁”的“诸”与下面各句中的“诸”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以为诸公子之傅
B.子路问:“间斯行诸?”
C.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
D.乃赏成,献诸抚军
5.文中“大国吾事之”的“事”与下面各句中的“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B.赵太后新用事
C.厚币委质事楚
D.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6.“而窘于贫”一句应译为
A.但是贫穷使(孟氏)陷入困境
B.而且被贫困所迫
C.可是陷于贫困之中
D.却被贫穷所困
7.“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应译为()
A.如果放你去,你适逢到别的国家,就会成为我国的极大祸害。
B.假使成全你回去,你适合在别国,我的祸害就不轻了。
C.如若成全你回去,你到别的国家,成为我们的祸患就不轻了。
D.如果保全你的身躯而让你回去,(你)又跑到别的国家,定会成为我国的极大祸害。
8.这段文言文的主旨是(请摘录原文作答)
答:
答案
1.C
2.C
3.A⑤
B④
C⑥
4.D
5.C
6.D
7.D
8.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年之后
- 我为啥要读书
- 掉牙记
- 月亮上的"文物"
- 青山常在净水常流
- 我的爷爷
- 假如我是一朵云
- 热胀冷缩的原理
- 赶集
- 家长课堂
- 我的朋友安悦
- 自作自受的风筝
- 酷署的夏日
- 学书法
- 我的好伙伴——铅笔
- 村民自治是民主政治的起点吗?
- 网络小说与影视艺术的利弊
- “组合竞选制”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 选举中各环节的漏洞与对策
- 叙事时间的形态探究
- 探讨电影视觉语言审美特点
- 对香港电影《桃姐》的人情伦理评介
- 以制度创新遏制腐败:中国转型期的腐败与反腐败问题研究
- 对地方影视设备技术探索
- 乡镇自治:根据和路径——以20世纪乡镇体制变迁为视野
- 议影视广告中的情感因素应用
- 反“劫贫济富”与民主化管制
- 对影视娱乐化的审美心理学解读
- 中国百年民主化尝试的再思考
- 信访制度存废辨——兼谈中国信访制度的变革之道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组教学设计三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组教学设计二
- 《小小的船》 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二
- 《比尾巴》 教学设计
- 《雪孩子》教学设计三
- 《四季》 教学设计二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组教学设计一
- 《阳光》 教学设计
- 《雪孩子》教学设计一
- 《静夜思》 教学设计
- 《四季》 教学设计一
- 《借生日》教学设计一
- 《影子》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