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07
《皇帝的新装》
【教学目的】
通过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创新阅读能力和听说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能力,曲折地表现生活的能力。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入手,理解作品深刻的内涵和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学定向(出示小黑板,学生诵读)。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激疑:这首诗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明确:多角度、多侧面地看待事物。
交代本节课的教学目的:通过品味语言培养学生的创新阅读能力和听说能力。
二、理解文章线索。
学生思考 明确:爱--织--看--穿--议--揭。全文以新装为线索展开情节,让不同身份的人在这场骗局中登场,充分展现他们的性格特征。
三、品味语言,讨论问题。
问题1:本文揭露和讽刺了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虚伪和愚蠢。作者对老百姓的态度又如何呢?请结合课文的语言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思考,教师点评。
明确:作者对皇帝的讽刺是辛辣的,而对老百姓却写得很有层次,很有分寸。对老百姓的讽刺是善意的。老百姓说假话只不过是怕别人嘲笑他太愚蠢或者是害怕招来杀身之祸。
问题2:如何评价课文中的两个骗子?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评。
明确:
(1)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享逸,不理朝政,设下骗局,其出发点是好的,希望皇帝改过自新,治理好国家。
(2)骗子骗皇帝,以骗对骗,只不过是以毒攻毒,希望能起到疗救的效果。
(3)安徒生在童话的结尾没有写骗子落入法网,实在耐人寻味,其用意是有意向读者敞开一扇感情之门--他并不痛恨那两个骗子。
(4)安徒生把骗局当作一面镜子,把骗子当作一把解剖刀,剖析社会人生的病态。
问题3:大臣、老百姓为什么不敢说真话?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情况?请你就童话中小孩敢说真话谈谈作品对我们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评。
明确:人,要敢于正视现实,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这,才是作品深刻的内涵。
四、学生当堂续写课文结尾,一同学上讲台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点评。
五、答记者问。
一人扮演皇帝(或骗子),全班同学扮演记者,记者设计几个问题向皇帝(或骗子)提问,皇帝(或骗子)作答。
六、迁移训练
作文:修改课堂上课文结尾的续写。
要求:
1.大胆想像,富于创新。
2.字迹工整,突出中心。
3. 300字左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神矛表演多精彩
- 我是包饺子的小能手
- 学做八宝饭
- 逛商场
- 压岁钱怎么花
- 永大王
- 学擀饺子皮
- 买菜
- 秋天
- 我的家乡
- 倒霉的新年
- 我去姥姥家
- 遥控机器人
- 力力的太空美梦
- 如果我会飞
- 关于上市公司的若干会计问题(1)
- 试论会计主体(1)
- 经济收益、会计收益与全面收益的比较分析(1)
- 试析EVA薪酬计划在校企财务评价中的应用(1)
- 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材料发出如何进行会计处理(1)
- 资产证券化会计模式初探(1)
- 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净化会计监督环境(1)
- R&D的重要性及其信息披露方式的改进
- 刍论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必然性(1)
- 浅论会计核算中的资产减值(1)
- 浅议所得税会计理论及方法的创新(1)
- 通过会计政策粉饰财务报表手法揭示(1)
- 中澳会计规范体系之比较(1)
- 非平衡会计原理——三限三基记账法(1)
- 新准则下对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思考(1)
- 《比尾巴》教学设计2
-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比尾巴》快乐练习
- 《比尾巴》教学设计13
-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案例
- 《比尾巴》教学设计12
- 《比尾巴》教学设计3
- 《比尾巴》教学设计15
- 《比尾巴》教学设计4
- 《比尾巴》教学设计14
- 《比尾巴》教学设计11
- 《比尾巴》教学设计16
- 《静夜思》教学设计4
- 《一分钟》教学设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