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教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4

《醉翁亭记》教案

教学要点:

1、 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 掌握全文的脉络并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 学习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 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 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难点 :

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

一、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1、 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宋代散文家之首席。

2、 写作背景:

写于作者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三年(1046年),他当时只有三十九岁,却自称为“苍颜白发”的“醉翁”,这有点自嘲的意味。滁州地处江淮之间,交通不便,民风淳朴。欧阳修渥衬瓯槐幔送臼б猓槐萼堤荆且曰奶鹊焙盟牡胤焦伲傩瞻焓隆3莘绻庑憷觯费粜薇慵那樯剿允谱杂椋朊裢郑涯谛牡囊钟粞谘乖谏剿胧浦种小?

3、 出处: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文忠是他的谥号。

二、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熟悉课文内容:

1、生字:

chú hè láng yá chán niàng zhé

滁 壑 琅 琊 潺 酿 辄

fēi míng huì yǔ lǚ liè yáo

霏 暝 晦 伛 偻 洌 肴

sù hān yì gōng chóu yì

蔌 酣 弈 觥 筹 翳

2、重点词: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树木)茂盛的样子。

②有亭翼然而临于泉上者: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③名之者谁:为……命名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⑤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⑥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

⑦伛偻提携: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⑧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

⑨觥筹交错:酒杯;酒筹

三、朗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在掌握重点字词含义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同上

教学过程 :

一、第一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 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滁州的地理特点? “环滁皆山也。”

②西南诸峰的特点? “林壑尤美”

③琅琊山的特点? “蔚然而深秀”

④亭的位置? “临于泉上”

⑤“来饮于此”中“此”指? 醉翁亭

⑥自号醉翁的原因?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⑦划分层次?

第一层:亭的自然环境。(……醉翁亭也。)

视觉角度:俯——仰

空间角度:远——近;大——小;整体——局部——个体

第二层:亭的得名,醉翁二字的深意。(……寓之酒也。)

5、 小结:

总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并指出“醉翁”二字的深意。

二、第二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 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朝暮景色的特点?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②春夏秋冬景色?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③“乐亦无穷”的原因?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5、 小结: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三、第三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酒宴上陈列的东西?

②描写“宴酣之乐”的句子?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

③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

④划分层次? 1、滁人游山之乐 (……游也。)

2、众宾宴饮之乐 (……欢也。)

3、太守宴醉之乐 (……醉也。)

5、小结: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

四、第四段:

1、 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 学生串译。

3、 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描写傍晚情景的句子?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②理解本段衬托手法的运用:

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③写醉与乐统一,点明主旨的句子?“醉能同其乐”

4、 小结:写酒宴散,众人归的情景。

第三课时

总结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总结全文,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本文的艺术特色。

3、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总结全文,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本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

一、总结全文:

醉翁亭记

欧阳修(北宋)

何谓“醉翁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一)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乐在赏山水 (二)

乐在与众人醉 (三)

禽鸟乐——→众人乐——→太守乐(“醉能同其乐”) (四)

(以乐掩其郁) “醉翁” 主旨——→与民同乐

二、艺术特点:

1、结构严谨巧妙。

以“乐”贯穿全篇,并层层推进,前后照应。

用不同的虚词过渡,层次分明。

2、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

3、语言精练优美,流畅传情。

三、完成课后练习。

课后小结: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公鸡
不听话的小树
小猫和鱼的故事
君子兰
一色的冬季
奇特的窗玻璃
日全食
蘑菇该奖给谁
爷爷来了
扭秧歌
快乐就在我们身边
希望的田野
我爱你中国
赶会
致领导关怀感谢信
老年协会感谢信
家长给幼儿园老师的感谢信
助学感谢信
小学生助人为乐感谢信
给班主任的感谢信
致幼儿园的感谢信
幼儿园家长的感谢信
银行给学校的感谢信
致关心公园的单位和个人的感谢信
英文感谢信范文
中秋节慰问感谢信
一封来自水灾地区的感谢信
面试后英文感谢信
致谢单位组织的感谢信
水浒人物PK红楼梦海选
企业文化论文: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红楼梦》的人物分析
鲁迅作品中的看客现象
浅议文学评论写作的意义及提升方法
从孔乙己之死谈鲁迅作品反封建主题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中国式企业文化管理之道探究分析
浅谈《阿Q正传》的语言艺术
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浅谈
企业文化论文:浅谈日本企业文化的宗教特征
读《从灵魂出发—侯川文学评论集》
企业文化论文: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管理的研究与应用
语文课本中鲁迅作品表现出的伟大人格
企业管理中激励机制浅析
论文化负载词在《阿Q正传》英译中的处理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读《蜡烛》
文学构思
《新闻两则》反思体验
关于笔顺
对联的形式
妙趣横生的“顶真联”
谈金庸小说中的人物
渡江战役中的一个奇迹
《新闻两则》中心思想
书趣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涉“笔”趣事(四则)
《新闻两则》课文背景知识
《蜡烛》个性化阅读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