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6
苏州园林第一节
教学目的:
一、领会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二、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三、学习本文多样性的语言。
重点和难点:
本文着重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很强的概括性,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中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
教学关键:同上。
教学方法:尽可能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
教具:出示苏州园林图片。
教学时数:二节。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新课
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这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就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作者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二、检查预习
三、范读课文,引导分段。
(一)(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和共同点;
(二)(3—9)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处处八画。
(三)(10)交代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不止以上写的”
结束全文。
四、讲析第一段(1—2)
指名朗读第一段,提问:作者对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这种印象是怎样得来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总印象为: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印象由一二句中两个“到来”而来。作者的总印象指明了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地位告诫我们鉴赏我国园林不应该错过苏州园林。
2学习2段。
(1)齐读。
(2)提问: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哪些方面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作者在谴词上由什么匠心?
——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处处八画”,具体表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这是下文说明的总纲和顺序。
3讨论第一段两自然段间关系及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结构关系。
——第一段的两节为因果关系。正因为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才使它具有“标本”价值。这里的因果说明既赞美了苏州园林,又颂扬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
第一段是总的说明,明确说明中心;第二段是分别说明,先总后分是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4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
(1)明确说明文的朗读要求;
(2)指名朗读。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并解释;
2划分第二段层次,概括各层意思;
3练习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 丽的校园
- 蚕宝宝
- 打沙包比赛
- 快乐的五一
- 无敌书包
- 一个小书呆子
- 家乡的春天
- 我学会了洗红领巾
- 记一次有趣的游戏
- 未来的电视
- 美丽的天津之眼
- 未来的机器人
- 一粒豌豆种子
- 献给妈妈的节日礼物
- 秋天的颜色
- 追诉时效延长制度探讨刑法论文(1)
- 证据法若干基本问题的法哲学分析(1)刑法论文(1)
- 论死刑的适用刑法论文(1)
- 浅析刑法条文中涉及的暴力犯罪刑法论文(1)
- 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界定刑法论文(1)
- 中国四大传统文化说
- 论分裂国家罪的几个问题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融入我国现代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 传统文化和谐观在企业文化中的发展和探索
- 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企业文化的根
- 融资模式效率比较与我国融资模式的选择刑法论文(1)
- 论零营运资金管理刑法论文(1)
- 单位犯罪自首制度初探刑法论文(1)
- 试论“五四”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 浅谈传统文化在医院管理中的运用(实践)
-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 《搭石》教学设计
- 《乌塔》教学设计2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与评析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 《猫》教学设计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2
- 《卡罗纳》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 《白公鹅》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