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08

孙权劝学

教学目的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阅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

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

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来政治家,史学家。

2.导语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本文讲了一个有

关读书的故事。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劝他,

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后来果然

大有长进。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或听录音后,学生朗读)

2请学生翻译。(一人译一句)

3.课文注释补充。

谓……曰:对……说。掌事:掌管国家大事。但:只不过。多

务:事情多。孰若:与……相比如何。遂:于是

4.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

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要重

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

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5.提问: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讨论并归纳:“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6.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讨论并归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

写。

7.提问: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讨论并归纳: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

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8.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

讨论并归纳:“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

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

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9.提问: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

讨论并归纳:“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

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10.当场背诵全文。

四、小结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

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

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

3.见往事耳()

4.即更刮目相待()

(二)把课文分为两段,并写出段意。

第一段:_____

第二段:_____

(三)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卿今者才略,非夏吴下阿蒙!

2.土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四)请用下列成语造句。

1·吴下阿蒙:____

2刮目相待:____

(附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

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哪里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呢!只不

过应当刎览一些书籍,了解过去的历史。你说事多,比我如何?我经常

读书,自以为大有补益。”吕蒙从此开始读书。等到适逢鲁肃到寻阳,跟

吕蒙议论事情,大吃了一惊说:“你现在的才略,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

啊!”吕蒙说:“士人离别三天,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待,你怎么发现情

况这么近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学会了包饺子
我教你做杯子
威风的喷火龙
神奇的皮卡丘
我学会了买东西
自我介绍
盼望着春天的来到
我学会了画画
我学会了蛙泳
圣诞老人的礼物
帮助
我学会了滑冰
我学会了打板羽球
赞美小雨点
快乐
论“笛”在唐诗中的意象的理念
论精细化电力营销管理(1)
中国画的中和美的方式
精准营销在旅游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研究(1)
浅谈4C营销理论在吉安市房地产市场营销中的运用(1)
浅谈杂技艺术的包装与舞台呈现
试论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之构建(1)论文
论我国诉讼制度中的司法鉴定(1)论文
试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思想内涵
证券经纪业务市场细分及营销策略(1)
浅析香港回归前后司法制度之异同(1)论文
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1)论文
鲁迅小说《伤逝》的虚空的艺术性
有意味的形式与当代艺术的关联
社会主义与创新
《画家和牧童》 重点问题探究
《画家和牧童》 重难点分析
《画家和牧童》 考点练兵2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考点练兵2
《画家和牧童》随堂练习 提高篇
《我为你骄傲》 教师语录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考点练兵1
《画家和牧童》 教案讲义1
《画家和牧童》 教师语录
《画家和牧童》 教案讲义2
《画家和牧童》 考点练兵1
《画家和牧童》 写作指导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趣闻故事
《画家和牧童》 趣闻故事
《画家和牧童》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