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松鼠》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
1、懂得松鼠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
2、模仿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会写简单的介绍事物的说明文。
教材分析:《松鼠》是一篇有代表性的说明文范文。初一学过的几篇课文侧重于说明的目的、特点,而本册说明文教学重点侧重说明的顺序。这样两者结合便从内容到形式两方面突出说明文的特色,培养学生学会鉴赏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
1、同学们,你了解松鼠吗?请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说。
今天我们学习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布丰所写的《松鼠》,让我们看看他又给我们介绍了松鼠的哪些方面内容。
2、自学课文:说说这篇文章让你了解了松鼠的哪些方面内容?(联系课文交流自学结果,练习概括文章的内容。)
3、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三个特点呢?
先介绍自己的“漂亮” 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坐姿、吃相。
再说说“我”的“驯良”:
活动范围:树林;活动时间:晚上;常吃食物: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等。
最后说说我的“乖巧”:
从动作、行为上:过水方法、警觉性强、跑跳敏捷、叫声特点;从搭窝特点上:选择窝址、搭窝过程、窝口设计
4、那能否颠倒介绍的顺序呢?(注意理解文章第一段的作用。)
5、思维拓展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特点外,你认为松鼠还具有哪些特点?请说出来。
6、比较阅读,感知说明文语文。
投影一段平实说明的材料:进一步体会本文生动说明的妙处
《辞海》: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窝,或利用鸦、雀的废巢。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比较文章和投影各自的特点。
7、课堂训练
学习了本文后,写一个说明文片断,完成习作《介绍一个动物》,抓住它的一两个特点,写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实际是课堂教学的内容的辐射和延伸,目的是引导学生会模仿、触类旁通培养和强化说明文的写作能力,完成知识迁移能力的整体设计和实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学会了买东西
- 我学会了打板羽球
- 盼望着春天的来到
- 我学会了蛙泳
- 威风的喷火龙
- 我学会了滑冰
- 圣诞老人的礼物
- 神奇的皮卡丘
- 我教你做杯子
- 赞美小雨点
- 自我介绍
- 我学会了包饺子
- 快乐
- 帮助
- 我学会了画画
- 鲁迅小说《伤逝》的虚空的艺术性
- 试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思想内涵
- 浅谈4C营销理论在吉安市房地产市场营销中的运用(1)
- 精准营销在旅游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研究(1)
- 中国画的中和美的方式
- 浅析香港回归前后司法制度之异同(1)论文
- 试论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之构建(1)论文
- 证券经纪业务市场细分及营销策略(1)
- 浅谈杂技艺术的包装与舞台呈现
- 论精细化电力营销管理(1)
- 论我国诉讼制度中的司法鉴定(1)论文
- 有意味的形式与当代艺术的关联
- 社会主义与创新
- 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1)论文
- 论“笛”在唐诗中的意象的理念
- 《画家和牧童》 教案讲义2
- 《画家和牧童》 重点问题探究
- 《画家和牧童》 重难点分析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趣闻故事
- 《画家和牧童》 考点练兵2
- 《画家和牧童》 教案讲义1
- 《画家和牧童》 教师语录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考点练兵2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考点练兵1
- 《我为你骄傲》 教师语录
- 《画家和牧童》 考点练兵1
- 《画家和牧童》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画家和牧童》 趣闻故事
- 《画家和牧童》 写作指导
- 《画家和牧童》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