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8
翻新时间:2023-08-16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一、学习并启发学生运用条分缕析的方法去观察研究事物。
二、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准确性。
教学重点:掌握总分结构顺序及分类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
教学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出示小黑板、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二、板书课题、导入
新课。
“云”和“天气”有着密切关系,看云可以辨别,推测天气的好坏,这篇说明文是怎样把有关云和天气的气象
知识告诉我们的?
三、讨论全文结构。
四、着重研究一、二部分层次及语言特色。
(一)讲读第一自然段
1、朗读首句提问什么叫“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2、哪些语句分别说明“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3、朗读指出修辞手法?
4、这一节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指出概括说明作用。
2、往往”、“常常”两个副词起什么作用?
(三)详细研究各种云同天气的关系。
1、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形状、位置、厚度怎样,是什么样天气?
2、雨天的“招牌”呢?三种云的特点、高度、厚度、颜色在怎样变化?
3、“改名换姓”、“躲藏”是什么修辞手法?
4、从积云到积雨云,则是夏天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的变化速度和以上有什么不同呢?
5、归纳与第二节关系。
(四)讨论如何根据云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1、云上有哪几种光彩?(晕、华、虹、霞)
2、这些光彩特征怎样?预示着什么天气?
3、引用谚语有什么作用?
五、讨论最后一段作用。
1、观察云的形状、光彩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呢?
3、最后告诉我们局限性作用?
六、总结课文。
七、布置作业:
1、说出收集的有关气象谚语试辨识天气。
2、完成练习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酷署的夏日
- 家长课堂
- 青山常在净水常流
- 假如我是一朵云
- 赶集
- 学书法
- 一年之后
- 我的好伙伴——铅笔
- 月亮上的"文物"
- 我为啥要读书
- 掉牙记
- 自作自受的风筝
- 我的爷爷
- 我的朋友安悦
- 热胀冷缩的原理
- 议影视广告中的情感因素应用
- “组合竞选制”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 乡镇自治:根据和路径——以20世纪乡镇体制变迁为视野
- 网络小说与影视艺术的利弊
- 信访制度存废辨——兼谈中国信访制度的变革之道
- 探讨电影视觉语言审美特点
- 中国百年民主化尝试的再思考
- 对地方影视设备技术探索
- 以制度创新遏制腐败:中国转型期的腐败与反腐败问题研究
- 选举中各环节的漏洞与对策
- 村民自治是民主政治的起点吗?
- 对香港电影《桃姐》的人情伦理评介
- 反“劫贫济富”与民主化管制
- 叙事时间的形态探究
- 对影视娱乐化的审美心理学解读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组教学设计三
- 《雪孩子》教学设计三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组教学设计一
- 《阳光》 教学设计
- 《四季》 教学设计二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组教学设计二
- 《小小的船》 教学设计
- 《静夜思》 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二
- 《借生日》教学设计一
- 《小小的船》 教学设计
- 《四季》 教学设计一
- 《影子》教学设计
- 《比尾巴》 教学设计
- 《雪孩子》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