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教案之三
翻新时间:2023-07-11
《望洞庭》教案之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
2、读懂古诗,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洞庭湖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通过上网、翻阅书籍,了解洞庭湖的相关知识。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去过洞庭湖吗?你们了解洞庭湖吗?谁能介绍介绍。
2、今天,我们和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一同去洞庭湖看看。
二、读通古诗
1、生自由练读古诗。
2、录音范读古诗。
3、指名读古诗,要求学生读出节奏:223。
三、读懂古诗
1、生借助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合作说说古诗的意思。
2、分组汇报古诗的意思。
四、品读古诗
1、指名读古诗,说说古诗描绘了哪些景物?
2、学生汇报,课件逐一展示。
3、设问:
⑴ 为什么会把没有风的湖面比作没有磨过的铜镜?
⑵ 为什么把洞庭湖的山水比作白银盘里的一青螺?
4、生借助课件展示的情境作答。
5、从古诗中,你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
五、会读古诗
1、这首诗,你认为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2、试读古诗。
3、指读点评。
4、背诵古诗。
六、课外拓展
1、链接刘禹锡的其他古诗。
2、让学生自由读读背背。
七、课堂小结
【教后记】
本节课,我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古诗教学中,课堂中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成功之处地于:
1、课前上网搜集资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超出了文中所能提供的知识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录音范读为学生提供规范的朗读,便于学生模仿。
3、课件的使用,使学生对古诗中描绘的景物有了直观而形象的了解,更能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课文中两个比喻所用的精妙之处。
4、课件链接了刘禹锡其他的诗,让学生对刘禹锡有了更全面地了解,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好孩子
- 吹泡泡
- 吹泡泡
- 洗澡
- 我的妹妹
- 大合唱比赛
- 春天在那里
- 吹泡泡
- 快乐的一天
- 吹泡泡
- 《神兵小将》读后感
- 吹泡泡
- 我爱妈妈
- 炒肉
- 画家乡
- 浅析企业诚信营销
- 浅谈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试析“沉默”的话语意义与交际功能
- 对依靠直觉进行儿童美术教育的探索
- 翻译的忠实性和创造性研究
- 三类学术期刊摘要微观特征对比分析
- 浅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论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油画艺术创作
- 浅论中学诗歌教学的价值
- 语文创新教育的几个突破口研究
- 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实践课校内教学
- 跨国品牌联合的风险探究与规避
-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堂教学改革
- 我国高校实行营销管理的必要性浅析
-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 《画家乡》教学
- 《比尾巴》教学设计一
- 《白鹅》教学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附反思
- 《要下雨了》一
- 《乌鸦喝水》一
- 《画家乡》教学设计
- 《打电话》1
-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附反思)2
- 《画》一
- 《画》二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要下雨了》二
- 《乌鸦喝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