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8
《花瓣飘香》教学思考
《花瓣飘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的事,表明了她是一个敬重父母的懂事的孩子。反思整个教学,因为我注重了情感在此文中的渗透,让学生精读感悟显性的语言文字,更让学生领会到文字中隐性存在的情感、精神,所以才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大特点。又有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很多人重视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所以常听人说,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牢牢吸住学生,使他们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情感入境,激发起求知欲。但这“教学的一开始”是从何开始,是一堂课的开始吗?
在此次教学之前,我就布置作业,让学生去逛逛花店,闻闻花香。教学当天的到校后,我把自己准备好的几朵美丽的玫瑰花放在了一个晶莹剔透的玻璃杯摆放在了讲台上,只觉得教室顿时因这花的存在有了生气。课前,我早早进教室,站在讲台旁摆弄那几朵花,立刻有许多学生围拢来,“老师,这花真美!”“那我以后经常带花来放在教室里,好不好?”“好的,好的!”“老师,这花香不香?”“你闻闻看呢?”学生立刻你挤我,我挤你地凑了上去,小心翼翼地闻着。“香的!”“很淡的。”……不知不觉铃声响起,孩子们还沉浸在花的幽香之中,满心装满了对它的喜爱。此时揭示课题,进入文章中的学习,可谓是水到渠成。
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高尔基也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可见只有品味语言才能真正地揣摩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行生命的对话。虽然阅读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实践,但学生的自主阅读往往浮在文字表面,如果缺乏教师的引领,以及相互间不同阅读体验的启示,这种浅尝辄止的读书很难进入到更深的层次。所以,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阅读文本后,就应该开始设置一个提升阅读水准的环节。
我请学生自导自演,巧妙地使孩子们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形成强烈的“角色意识”。兴趣盎然地读书、表达,自然而然地把握了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感受。以“与小女孩相比自己对妈妈怎么样?”的话题展开去,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谈说之间,逐渐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进一步感受到了母爱的魅力,从而感悟到:爱自己的妈妈不是挂在口头上的空话,而应该像课文中的小女孩那样,为妈妈做点什么。这样一来,一方面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为学生进一步朗读、感悟课文培养、积蓄了情感,另一方面拉近了学生与母亲之间的距离,把母爱的种子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心里,生动的亲情教育在语文的课堂上活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绘画比赛
- 梨
- 课间一事
- 夸家乡
- 未来“电灯”
- 夸家乡
- 美丽的春天
- 爱看电视的爷爷
- 春天来了
- 书法比赛
- 找春天
- 未来的交通工具
- 爬山
- 我是小小导游
- 妈妈的“唠叨”
- 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会计处理比较(1)
- 对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问题探讨(1)
- 关联方利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粉饰会计报表的识别(1)
- 在反倾销中对会计的作用分析(1)
- 浅谈新会计准则之投资性房地产(1)
- 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刍议(1)
- 对生态会计的几点思考(1)
- 当代管理革命及IT技术的发展对会计的影响(1)
- 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框架(1)
- 信息成本核算初探(1)
- 管理会计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中的思考(1)
- 浅谈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1)
-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分析的影响(1)
- 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制度性失真及防范(1)
- 计算机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及其应用(1)
-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
- 《日月潭》教学设计
-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 《假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 《活化石》教学设计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 《我选我》教学设计
-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
- 《回声》教学设计
- 《一分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