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2
写景的文章也要有高远的立意
有些作文题看着比较空灵,适合写景抒情,如《那一片绿色》,如《季节》。我们同学看到这样的作文题,都觉得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要写“一片绿色”,便想到童年时在农村所见的田野之景,想到出外旅游时见到的高岗山坡之景,想到城市逼仄的空间里一片草地之景。这些同学很会联想,也很会描写,他能把乡村田野之景从春写到夏,从麦苗写到稻秧,从庄稼写到树木,洋洋洒洒,一下子就写满了八百字。但有些同学的文章只有景,没有“意”,这个“意”就是立意,就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思想”。这个“意”在我们同学的文章中或者干脆没有,或者体现得非常一般(如只表达了对自然“那一片绿色”的喜爱),没有“树”起来,没有给人“高远”的联想和一定的启示。
如何使写景文章有比较高远的立意。很简单地说:有“写自然”要与“写人生”有一点有机的联系。或者说,写自然要写出一点人生感悟。
其一,“写自然”要与“写人生”有一点有机的联系。
这里我们说“有一点”“有机的联系”,这个“有一点”“有机”非常重要。写景文章,重头戏自然在写景物。我们写景,要铺开来写,要传神地写,要有层次地写,把景物写得“美”,写得“有气势”,写得“传神”,文章才能吸引人,才能让人身临其境。但我们在写的时候,要贯串一个“意”,要有一个“神”。这个“意”要蕴含在文中,有时只要“点一下”即可。我们不能把这个“意”当作重点铺开来写,那文章就不是写景文章了,成议论文了。
明确了“意”,写的时候就“心中有数”了。《那一片绿色》,如果写农村田野之绿,是不是可贯串“自然的生机离不开农人的辛勤劳作”之意。写春天田野麦苗之美,心中要有“农民播种”之意,写夏天麦浪翻滚,心中要有“农民耕耘灌溉”之意。这个“意”的点明只要一两句话,或者放在文章中间,或者放在文章末尾。这样就把写自然和写人生有机结合起来了。
同样是写《那一片绿色》,有的同学写“城市的那块地”,写退休的老人在那里散步,写孩子星期天在那儿活动,写傍晚时下了班的人们在那里伫立,就是不是可以点出这样一个“意”:一块绿地给城市中的人们带来欢欣,反衬出城市生活的喧嚣繁杂,呼吁人们更多地走向自然。
其二,写自然要写出一点人生感悟。我们观察自然,要悟出点什么来。人是常常会从自然中得到某种安慰得到某种启示的。写《季节》这篇文章,你可以写一个季节,也可以写四季。如果写四季,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应该有重点写两三个季节。如果写一个季节,要把这个季节的特点和自然风物写深透。写季节是重点,但还是离不了“感悟”。如有的同学感受到“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悟到了“有美好的期待和不懈的努力才有丰硕的成果”的道理,立意就比较高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冬之雪
- 母爱
- 一个新发现
- 听雨
- 元旦500字
- 吃榴莲
- 小说老爸
- 用显微镜做实验
- 童年憾事
- 春光染绿我们校园
- 我们的友谊,比海还深!
- 我认识了时尚龙女
- 感动的泪花
- 我爱我们的节日
- 圣诞老人
- 浅谈中介语石化之心理认知分析及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 浅谈90后高职新生的适应问题及干预对策
- 浅谈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儿童音乐教育
- 新课改下数学教学中的疑虑和存在的问题
- 探析心理学理论观照下的写字教学
- 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
- 浅谈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 大学毕业生角色转变中的适应问题及其调适体系探究
- 试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
- 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初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 试析人文素质目标下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
- 试论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的贡献与局限性
- 浅谈高校心理健康课参与式教学模式探析
- 浅谈民族地区大学生恋爱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 浅谈对于体育术科考试考前紧张的分析与对策分析
- 16音乐之声(节选)(1)
- 16音乐之声教案(1)
- 11地下森林断想(1)
- 7变色龙
- 15枣儿教案
- 11地下森林断想教案
- 15枣儿教案(1)
- 9谈生命教案
- 16音乐之声教案
- 13威尼斯商人(节选)
- 8热爱生命(节选)
- 变脸教案
- 13威尼斯商人(节选)(1)
- 18《孟子》两章
- 18《孟子》两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