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5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结构特色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结构很有特色,从头到尾一直采用三层排比的手法来写,形成结构层次的对称美。
1、邹忌有“三问”:
一问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二问妾:“吾孰与徐公美?”
三问客:“吾与徐公孰美?”
2、相对应的有“三答”:
妻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答:“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邹忌受蒙蔽的三个原因:
“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4、相对应类比出齐王受蒙蔽的三个原因: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5、齐王纳谏后有“三赏”: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6、相对应“三赏”后就有“三变”: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7、邹忌与徐公比美这一事件的发展在时间上是三层:
“朝服衣冠,窥镜;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8、相对应邹忌的思想认识转变过程也是三层: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
9、全部事件的发展过程也是三层:
邹忌联系自己类比讽谏是第一层;
齐王纳谏悬赏征求意见是第二层;
临近诸侯都来朝见齐王是第三层。
本文篇幅不长,竟有九处用到“三叠法”。从内容上看,由浅入深,由小到大,饶有情趣。从结构上看,对称呼应,浑然一体。从语言句式上看,有的叙述、对话有重复有排比,有的变化就大一些,如上述一、二项邹忌的“三问”和相对应的“三答”,有详有略,有重复处,也有小小变化处。总而言之,变中有不变,不变中又小有变化。一味求变,变得无头绪可循,不合乎我们写文章的民族传统;但如果自始至终毫无变化,也会令人乏味。而本文则恰到好处,既有变化,又令人有轨迹可循。这对我们写作来说,也是值得好好借鉴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天
- 深圳
- 我爱美好的春光
- 美丽的家乡
- 我喜欢美丽的春天
- 找到春天真快乐
- 未来世界
- 我爱美丽的春天
- 我的小制作
- 春天来了
- 我们一起找春天
- 我和伙伴找春天
- 春天是最美的季节
- 春天的画
- 春天来了
- 浅析对当代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的思考
- 客家山歌音乐的发展创作手法探讨
- 感悟中国现代音乐的真谛(1)
- 探析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创作风格的独特性
- 亚洲的音乐史料及其历史研究状况(1)
- 浅谈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舞蹈课教学中教材的应用与开发
- 试论高效活泼的音乐课堂教学形态初探
- 浅析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焦虑心理咨询的个案研究
- 漫谈女中音的艺术魅力
- 开放的演播空间
- 中国另类音乐现状(1)
- 探析信息技术对中学音乐教学的影响
- 试析古曲和民间乐器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意境表现
- 差一步到萨尔茨堡 (1)
- 从解放到迷茫——中国流行歌曲20年(1)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设计
-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设计
-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设计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
- 《夏夜多美》教案设计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 《松鼠和松果》教案设计
- 《小伙伴》教学设计
- 《失物招领》教案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