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就《登鹳鹊楼》插图与注释矛盾同人教社商榷

就《登鹳鹊楼》插图与注释矛盾同人教社商榷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7

就《登鹳鹊楼》插图与注释矛盾同人教社商榷

1、既已同意插图作者的观点,承认诗中的“白日”系写夕阳,为何在《教学参考书》中又有意回避?

《登鹳鹊楼》(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31课)配有一幅插图。从插图上看,近处是位于黄河东岸古蒲州城上的鹳鹊楼,远处是位于黄河对岸即黄河西岸远方的山地,中间是自北向南奔流的黄河,太阳位于黄河西岸远方的群山丛中,太阳位于鹳鹊楼西面的群山丛中,说明图中的太阳系夕阳。人教社选中这幅图作插图,表明他们完全同意插图作者的观点:“白日依山尽”系写夕阳落山。然而在《教学参考书》(第四册)中,他们又作如下注释:“白日是指明晃晃的日光,并不是太阳本身”,整句诗的意思是“明亮的阳光照着远处的连绵不断的中条山,一直到天边”。既然你已明确表示同意插图作者的观点,认为诗中“白日”系写夕阳,为什么在《教参》中又有意回避?真让人感到费解。如果你想避开“夕阳朝阳之争”,何不将插图换掉?

值得注意的是:人教社对“白日依山尽”的解释显得十分生硬、主观,请问:这五个字中哪能个字含有“照着什么”、“一直到天边”的意思?如此含混其词,令人难以捉摸。

笔者以为,还是不要回避问题,顺应大多数人的看法,将“白日”解释为“夕阳”为好。其它充分理由且不说,单从字面上看,将“依”解释为“靠近、依傍、挨着”,将“山”解释为“并不确指哪座山”,或“鹳鹊楼西面的山地”或“(日落)西山”,将“尽”解释为“没、下落、沉”,将整句诗理解成“夕阳靠着西山渐渐下沉”,这岂不是更合情合理吗?

2、既已同意插图作者的观点,承认诗中的“山”并非中条山,为什么在《教学参考书》中又明确地讲“白日依山尽”中的“山”是指中条山?

《登鹳鹊楼》一课插图中有山地,但该山地位于黄河西岸远方,肯定不是中条山,因为中条山位于鹳鹊楼的东面,人教社选中这幅插图作为课本插图,表明认可插图作者的观点:诗中的山是鹳鹊楼西面的山地,而不是中条山。然而,在《教学参考书》有关注释中,他们又明白地指出“白日依山尽”中的“山”是指“中条山”,这岂不自相矛盾?

问题不在于人教社能否自圆其说,而在于这个注释使整个诗句解释带来种种矛盾,导致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无所适从。要彻底改变这种众说纷纭的局面,人教社必须在插图与注释中选择其一:肯定插图必须修改注释,肯定注释必须换掉插图。其实,人教社注释“白日依山尽”中的“山”是指“中条山”,,理由无外乎有以下几点:①宋代沈括所著《梦溪笔谈》中有“河中府鹳鹊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之说;②鹳鹊楼以西为渭河平原,不可能有山;③“落日”是红色,不能称作“白日”,“白日”只能是早晨的太阳,所依之山当是中条山;④插图中有山、日、光,应是一轮旭日,旭日所依之山只有中条山。以上四点看似有理,实际上都不足以成为注释的依据,这方面的文章已有不少(如聂在富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疑难问题解答》P211文;《小学教学研究》92年第四期秦克铸文章《夕阳乎,朝阳乎?》等),这里就不再重复论证。总之,没有理由肯定“白日依山尽”中的“山”就是指“中条山”。

笔者以为,“白日”写夕阳没有疑义,诗中的山系黄河西岸远方的山地,或不确指是哪座山,亦或象平常我们说的“日落西山”一样,根本无所谓有没有山,插图与注释相经,插图更贴近诗的意境,应予肯定,注释应尽快修改。

以上看法不尽恰当,仅与人教社商榷,望不吝赐教。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盛夏乘凉
美妙的大自然
沙滩
游白云山
我的愿望
快开学了
观《哈里波特与密室》后感
我和小金鱼
我和江老师
向日葵
打折
秋天的美
观后感
我最喜欢的水果——橘子
鸟的天堂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疑难问题分析
企业品牌建设中的商标策略研究
正确认识婚姻自由 认真对待婚姻生活
论闲散青少年的现状、成因及社会工作介入
我国行政法律立法语言表述的若干问题浅析
论刑讯逼供的危害及对策
法律文书网上公开背景下行贿人免诉问题探析
浅论特别权力关系领域中法律保留原则的适用
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法律责任
论我国夫妻财产约定的变更与撤销
浅议嫖宿幼女能否独立成罪
浅谈中国梦之法治中国
《婚姻法解释(三)》中有关房产分割的问题探讨
国际商务合同的语言特点和翻译策略
论交强险重复投保的法律效力及其赔付规则
《登鹳雀楼》片断赏析之一
《登鹳鹊楼》插图研究四题
是“鹊”还是“雀”
夕阳乎,朝阳乎?——《登鹳鹊楼》释疑
《登鹳雀楼》非王之涣诗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八
《登鹳雀楼》是哲理诗还是抒情诗?
《登鹳雀楼》说课设计之二
《登鹳雀楼》试释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九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七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十一
《登鹳雀楼》说课设计之一
就《登鹳鹊楼》插图与注释矛盾同人教社商榷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六